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郭锐雄

广东省普宁市 大坝镇湖美小学 515345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面临的学习形势正在不断变化,既需要高效率地完成相关学科的学习任务,又需要不断强化实践技能,所以其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结合实际情况,因为宏观学习环境的变化,小学生出现了很多心理和情绪方面的问题,但其心理健康教育并没跟上,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诸多影响。今后需要提高对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要正确认识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学教育中的重要工作,但如今德育教育质量使学校教育者感到非常困扰。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建设小学生健康心理成了学校的热门话题。健康的心理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或者活动都处于一个良好、正常、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意识、思维、情感等一些方面。学校德育教育者应将学生的生活特点,以及健康的体验进行结合,再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农村小学的地区比较偏僻、信息量小、教师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导致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因此,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值得各位教育者们思索。

一、当下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家长和老师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许多家长和教师专注于知识教育,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农村家长当中,他们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学习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农村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发育水平有更大的兴趣,而且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个人和心理发展采取自然的态度,甚至有些家长都不知道子女在整个学校里的精神健康状况。国家中小学目前正在努力促进优质教育,实验教育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文化方案的成果,却没有考虑到关于农村学生精神健康状况的指导方针,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到农村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学校及其周边环境不利于心里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课外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使中国城乡学生在不合适的时期获得了丰富的信息输入。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些消极的信息会腐蚀他们的思想,毒害他们的健康。例如,农村小学周围有娱乐设施,如网吧和游戏室。对孩子们来说,游戏的诱惑是巨大的。如果不加强对儿童的意识形态和道德的教育,不改善周边设施的规划设计,问题就会越来越大且得不到解决,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思路分析

(一)提高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首先校方要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员物资保障,提高整体教育效果。课堂教学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由此着手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必须要注意发挥班主任的作用,要将班主任打造成与家长对接的窗口。由校领导下达具体的教育任务,之后由班主任具体落实执行,并定期开展结论反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订个性化的教学措施,帮助其解决心理和情绪方面的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在提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校方需要组织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这方面的培训中,首先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让其能够解决好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够引导其学习这方面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并帮助其将其应用于实践。实际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聘请教育专家、心理健康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引导教师进行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尝试将这方面的学习内容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从而提高其进行自我学习提高的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因为父母可能没有建立起正面、积极的教育观念,所以在开展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更需要重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校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农村小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为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强化其对于“美”的向往,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具体来说,这方面的改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建立心理咨询室。要将心理咨询室的运营管理教给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负责,以便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2.心理服务信箱,主要是为了给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创造一个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相关负责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信的方式来了解其内心想法,之后便可以进行干预、指导。3.宣传广播。校园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宣传广播的身影,因此完全可以利用这一途径来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其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之后如果他们自己遇到问题时便会懂得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常规学科的教学之中

如果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语文、数学等常规学科的教学中,便可以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相关学科的任课教师可以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知识渗透,以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如语文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或主人公的情怀、意志,强化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其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如数学教学,在讲解理论知识之余可以给学生讲解各个时期数学家的奋斗、攻坚历程,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坚定学习信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利用晨会、课外活动等时间在班级内组织召开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

(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

农村孩子大都性格内向,且不愿与周围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再加上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直接、粗暴,所以很容易会让负面情绪堆积在心里。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开展常规心理健康教育之余,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要教给其正确的沟通技巧,帮助其改掉错误的教育观念,之后才能构建起以家校合作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农村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各个农村小学应极力建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进一步实施研究和实践。另外,还要为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同心协力,采取有效方式共同关注每一位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军平.农村中小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83-84.

[2]王爱伟.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浅谈[J].读与写,2020,17(13):262.

[3]滕好悦.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