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习作训练的捷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随笔,习作训练的捷径

方舒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 322200

[内容摘要]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随笔这种文体,正好能使习作教学回归生活,彰显本体,释放学生的个性。写随笔能真实地记录身边的世界;能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能积累语言,为习作提供素材。如何指导学生练写随笔?1、诱发学生对写随笔的兴趣。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3、说写结合,以说促写。4、架设心灵的桥梁,练写心里话。5、巩固写作意志,提升质量。只要每天挤一点时间写一写,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能成就一种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随笔 释放个性 积累语言 提高习作水平 成就习惯

[正文]

不少小学生感到写作文很难,觉得没什么可写。农村小学生尤其如此。我当了20多年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觉得作文难其实在于他们无素材可写。农村小学的学生眼界狭窄,课外阅读量极小,有些学生课外几乎没有任何书籍,个人体验弱,所以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农村学生的家庭大多是贫困的,不太重视子女的学习,除了学校发的课本以外,没钱买课外书籍。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照顾。透过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去留意身边的任何事物,没有观察习惯。

学生无素材可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习作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它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是写作的源泉。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教学实践的探索,我发现,给学生架设一个平台——写随笔,可以扭转这个局面,改变学生作文难的现象,不愧为习作训练的一条捷径。

一 、写随笔的意义

1、彰显本体。《课标》告诉我们: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细细琢磨这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分解为以下几点:用语言文字与人交往就是习作;有意见有消息要让大家知晓,写成文字就是习作;经历一件事,看到一些东西,把它记录下来就是习作;有时心中特别高兴或忧愁,却没有机会告诉别人,写下来也是习作。

2、回归生活。正因为习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习习作必须回归生活。

3、释放个性。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而写随笔正好能释放学生的个性。

二、练写随笔的好处

1、能真实地记录身边的世界。把重要的事件和人事往来记录下来,可以备日后查询;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便于及时总结、反省;记录知识、感受,能丰富生活。

2、能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在自由的状态下,心灵能愉快地流淌。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可以宣泄情感,抒发怀抱,起到精神的自我调节作用,从而健康成长。

3、能积累语言,为习作提供素材。随笔这种文体,内容包罗万象,写起来灵活自由。坚持经常写随笔,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如何指导学生练写随笔

1、诱发写随笔的兴趣。

教师告知学生写随笔比较随便,什么都可以写,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明白写随笔的重要意义和诸多好处,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从而有兴趣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要想把随笔写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写作时所需要的材料。引导学生把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1)以游戏或活动引路玩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快乐方法,玩能达到减轻儿童学习焦虑。从游戏、实验和活动等“玩”引入,寓教于乐。为观察说话写作服务。这就要求玩的内容新奇外,还必须符合学生心理需求,难度适宜操作简便。

(2)适时定格画面,引导观察体验可根据训练要求,在重点观察、表达的地方及时中断“玩”,重点画面要定格处理,让学生边看边议边说。“定格处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如果等全玩好才让学生表达,眼前没有具体感性的活动场面,重新提取记忆,就会增加表达的难度。

3、说写结合,以说促写

“说写结合,以说促写”是语文教学的规律。平时可以充分发挥录音机的作用,经常播放朗诵、配乐小说、散文和相声、小品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语言类节目。还可以每天利用晨间谈话时间或课堂中抽出3分钟,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见闻、感受、随想。

4、练习写心里话,建立起心灵交流的空间。

教师要鼓励学生练写心里话,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表现出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真实地记录身边的世界,表达真切的感受。

5、巩固写作意志,提升质量。

学生有了写的兴趣,怎样持久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对学生写的随笔作精心、细致的点评,成为学生随笔的忠实读者。及时处理好学生在随笔中流露出来的各种思想、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所遇到的各类困惑等。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学生的知心姐姐。

(2)引导学生积累。首先是生活的积累。生活是习作之母,每天记下最感兴趣,印象最特别的人物或事件,天长日久,积沙成塔,写前翻翻就会勾起记忆。其次是阅读的积累。读好语文书,将课文中的消极语言转化为习作时的积极语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报,吸收其精华,期待今后运用。人吃五谷杂粮长大,习作靠各种材料滋养。最后是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重读自己,积累真实的习作经验,一学期选择自己最得意的随笔十几篇,整理装订起来。

四、让写随笔成为一种习惯

“我手写我心”,每天挤一点时间写一写,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在随笔中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让写随笔成为一种习惯。一个好的习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完善一个人的人生。它使人变得高尚、优雅、自律、从容及卓越,使人由一点一滴的积累最终质变而溶化为超越平凡、战胜自我,成就杰出的人。

五、一年来的成效

我对自己所带的班级,每天进行写随笔的训练已经一学年。由最初的每天写,每天交,强迫学生去观察留意身边的一切,发展到后来的随便写,一星期交一次,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我每星期要化很多时间,去认真聆听学生的心声,并作积极的回应。现在,我班学生已经非常喜欢写了,写随笔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1、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对习作很有信心,他们觉得写作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信手捏来,就流泻出自己的感受。有些学生觉得随笔给了他们一个平台,这是一个在生活学习中碰到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倾诉的平台。

2、学生的习作水平大面积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比以前强多了,写作水平提高较快,得到学校老师们的称赞。他们已经不怕写作,开始喜欢写作了。

3、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一学年的练习,学生已经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广泛接触大自然、社会生活,不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习作素材,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学生学会了生活,学会生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促进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4、师生之间建立起了心灵交流的桥梁,彼此信赖,创造了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改变,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