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30
/ 2

山西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育价值

马晓雄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山西民歌在我国民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版块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财富,其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形式上也比较多样化,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其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相关的教学内容的开发和深入的研究也在持续的深入,更是有诸多的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本土音乐逐渐地被纳入到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范围中。将山西民歌融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中可以使得音乐教育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并促进山西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山西民歌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是有着较高的价值的。

关键词:山西民歌;中小学音乐课堂;文化传递;审美体验


在现阶段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民族音乐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也被提到了重要的资源中,高度重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成为了近些年音乐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所以,山西民歌走进中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对于山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其实际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文化传递的任务

  1.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切实要求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每一个地域在实际的发展中都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化资源,山西民歌走近道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的最佳方式[1]。山西民歌在历史上是非常悠久的,在山西民歌中可以看到山西的发展历程,其同时也是当地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精华。现阶段的山西民歌不仅有反应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的内容,也有反应革命斗阵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性内容,在题材上非常的广阔,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并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引入山西民歌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的关注程度却在不断的下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要求,要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和实际的工作有机的集合在一起,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中的闪光点,从而建立起民族自信心。

  1. 丰富中小学音乐课堂教育资源

  1. 创新教学方式

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引入山西民歌这一形式,是需要教师深入的挖掘其中的音乐元素的,并将其合理的融入到现代的音乐教学中[2]。山西的民歌在内容上是纷繁复杂的,不同的音乐类型也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的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为学生引入保德、河曲和偏关等类型的山西民歌。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要动态的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形式的开展情况,并及时的发现在实际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在强化相关教学方式的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出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不同的声部进行合理的编排,并利用充满地域元素的形式,改变伴奏的模式,为学生选择多声部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合唱的时候,使用方言和普通话相互结合的方式来演唱山西民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一充分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

  1. 开发地方资源

民族化的音乐资源在长期的发展中,是有着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众多的山西民歌中,选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并将其作为主要的载体进行相关的音乐教学工作,让学生在这样的载体之上,融入本地区的相关文化资源[3]。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地域文化在学习上和创造上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在创造中受到更多熏陶,进而形成更强的艺术感知能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传统文化的引用上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充分结合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合理的引导学生去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和山西民歌中的资源,以更加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

  1. 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根据相关教学要求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充分的利用民族音乐中的相关文化内容,切实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养[4]。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利用山西民歌这一形式,强化学生在情感上的体验,并抓住塑造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阶段,利用山西民歌中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为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疏导,让学生在深化音乐的实际表现形式的同时,引导学生和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在利用山西民歌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整合不同领域中的文化的方式,来增强文化的融合程度,并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借助这样的教学形式,深化学生对于相关事物的综合感知能力,充分发挥音乐在情感体验上的优势,借助学科融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并以音乐作为情感在迁移上的主要载体,提升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

另外,教师在应用山西民歌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形成文化价值的导向,并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意识[5]。所以,中小学的音乐教师需要深入的挖掘并提炼出山西民歌中的音乐价值,并利用其中的民族性作为教学元素,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山西民歌中所传递出的情感和内容,即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可以让山西民歌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大最大。

结束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要考虑到教学中的相关要求,有效的整合地方的文化教学资源,将山西民歌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深入的挖掘山西民歌在音乐教学上的价值,积极的开展向教学工作。利用山西民歌中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更受学生喜爱的个性化的教学工作,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切实提升中小学音乐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虹.音乐游戏活化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21(21):10-11.

[2]李雅琦,申咏梅.将琵琶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J].民族音乐,2021(02):95-97.

[3]杨显英.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戏剧之家,2021(10):104-105.

[4]路荣.如何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打造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1(10):167-168.

[5]袁吉红.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传播刍议[J].天津教育,2021(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