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9
/ 3

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探析

刘蕊

北京向素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41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而相应的精神文明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开展城市公园的建设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为我国人民提供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场所,满足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缓解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的压力,放松自身心情,同时也可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现阶段,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公园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和扩大,城市公园建设的是一项重要部分,保障景观建设的质量便能大大提升城市公园整体建设效果。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从原本的物质需求逐渐转向精神文明需求。通过建立城市公园项目,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好的自然和文化氛围,是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该项目作为城市构建规划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景观设计能够为城市公园建设起到有效的娱乐和点缀效果。同时,公园景观的设计理念也能够贯彻实现绿色环保融入到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让城市居民,逐渐对视觉心理等感受进行全新的审视和体验,该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符合我国人性化的发展方针,并将其应用在城市公园设计当中,能够更好的为城市居民服务,从城市居民的角度出发,设计出适用性更强,舒适性更高的现代化城市公园娱乐项目。

1城市公园设计理念概述

在开展城市公园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要将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在城市的有效规划范围内。并根据公园设计规范及施工技术,对施工区域进行地形、植物、建筑等设施的优化,从而设计出一种适合城市居民生活,并且能够和谐发展的自然景观观赏区,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生活在城市水泥砖瓦建筑当中,大大降低了人与自然的接触效率,也不利于我国城市的人性化发展。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设计人员设身处地的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开展公园景观设计工作,为城市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想更好的在城市公园当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就要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让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能够相互统一,并且将部分历史文化元素以及各类绿色植物进行组合并有机融入到一起,为满足人们的需求。

2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现状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但是我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各类工作过于繁忙,从而大大提升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压力,促使我国人民更加渴望对愉悦心情以及自由私人空间的追求。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从业者的设计内容当中缺少私密空间,并且其设计结果趋向于大众化,无法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并且在当前现代化社会环境当中,大部分人员往往不能考虑到居民对于功能性的需求。

3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出现问题

某公园内有些亲水平台防护措施做得不到位,没有护栏、石头等似围墙的形式,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是存在着安全隐患的。公园内的安全座椅数量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座椅的舒适性、隐蔽性、遮阴性比较差,座椅类型相对单一,而且冬季的时候石制的座椅坐久了会感觉冰冷。公园内没有更多的健身设施,只有广场供人们使用,比较单一。公园内的台阶、通往各个廊亭或景点的台阶两旁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给老人、行动不便坐轮椅以及推婴儿车的人群带来了不便。在公园的导向设施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视障人群的需求,没有发现带有盲文的导向牌设施。

3.1城市景观绿化观赏性与环保不能有机融合

相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在景观绿化规划中,景观植被的观赏性很容易被许多设计师所忽视。其实,绿色设计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不仅如此,植物景观还具有美化环境的意义。因此,在景观植被设计中,既要考虑绿化效果,又要利用环保材料实现景观设施的基本功能。注重植物多样性的结合,以达到最佳的美化效果。

3.2智慧模式在城市园林中的问题

现阶段在互联网形势中,智慧城市在城市园林中的问题包括: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物联网因为自身防护存在不足之处,所以比较容易受到黑客或者是病毒的攻击,进而产生安全隐患;第二个问题就是成本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多个方面都会消耗较多的资金,很难在那些不发达的地区进行建设;第三个就是技术问题,现阶段国内产业化水平较差,很难生产出高端产品,如此就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技术的普及和使用;最后就是缺少健全的商业形式,如今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形式来进行参考。

3.3空间尺度的问题

对城市园林内部景观设计的空间布局要进行详细规划,要做到松紧有度。在部分新兴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过于注重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从而导致园林内部空间过于紧凑,降低了游园人群的舒适性。因此,为了保障城市规划以及园林设计能够具备较高的吸引力,就要让园林规划为游人带来更高的舒适性,使其能够在城市公园的每个大小建筑植被当中感受到亲切感。其主要原因是,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过程当中,人类则是空间的重要部分,为其带来布局合理的园林景观,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亲切感。所以,一个舒适的园林空间内部要具备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3.4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与精神需求的问题

保障社会和谐促使经济持续发展,能够大大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对于精神文明需求的逐渐扩大,精神上的满足和平衡方式未来人民追求的重要目标。所以更要加强对城市景观环境园林的建设工作,为人们带来更加人性化设计。

4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对策

本项目区域位于小红门乡牌坊村附近,红线面积 18346.93m²,长宽比为约5.5:1,长332m,宽111m。场地东侧有华联购物广场(不互通),南侧有牌坊村委会、奥运文化广场、小红门一号路。西侧为牌坊街,以及牌坊村,北侧有一条现状货运铁路线,周边居民缺少除小区内部绿地以外的活动空间。

现状情况分析场地优势:1、现状场地平坦,无过多干扰物;2、场地围合感好,四至清晰,保证了活动的安全性;3、南侧奥运广场,空间上易于融入公园内。场地劣势:1、北侧铁路,噪声及视觉影响;2、北侧高压线,一定的安全隐患; 3、南侧工厂厂房,造成公园一部分处于阴影中; 4、场地过于狭窄,不利用活动展开.

4.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做到“人化”与“物化”的统一

在开展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将道德,历史文化、历史传承,伦理情感等因素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面呈现出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让自然资源的美观效果映入人们眼帘。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人们的情感意识和文化往往需要通过物质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各类设计内容承载着人们的意识情感以及文化,从而实现了人类精神的物质化映射,通过物质体现出人们的精神需求,而设计工作能将精神有机结合,让物化和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所谓的人性化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了准确的判断,使其形成一套固态或者非物态的物质成果,还原出作为人类精神的元素,并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让文化和物化融合到一起,从而体现出人类精神,让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

4.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需要体现出人文的关怀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人民都在追求人文主义,开创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历史上,人文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它能够体现出人类的精神表现力和人类的价值,诠释出人类精神文明的思想。所以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当中要,突出人性化的设计宗旨,强调人文主义思想精神,让景观游览者能够全面体会到公园景观设计呈现的情感和精神。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文关怀性质不便于重建,从根本层面关怀直到更深层次的人们生理关怀,再到更高层面的精神情感关怀。因此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实际内容,让人们具备更高的归属感,有效缓解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

4.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实用性与舒适性

据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类行为能直接体现出人类内心的需求。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将人们的需要整理层次理论,在人们的心中将需要详细划分为几个层次和等级,详细可细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因此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量人们对于景观实用性和安全性的需要,然后在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舒适性的需要,最后在追求观赏性以及精神层面的需要。通过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达到人性化的标准,设计出安全性高、实用性强、观赏性好、满足人们需求的景观。

4.4 “绿色”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人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自然资源的节约意识不断提升,所以在开展城市公园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景观设计绿色、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确保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内容不但能够兼顾景观的美化效果,同时还要使其具备良好的环保性能,从而促进周边生态环境平衡稳定发展,让人们和环境能够和谐共处。

4.5重视景观设计的空间尺度

城市园林风景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园林内部的空间布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促使空间能够达到松紧有度的效果。饱受人民欢迎和喜爱的城市园林,不但要具备良好的美观效果,也要为人民带来更高的游园舒适感,让人们在这座城市园林当中的每个观景点当中都能找到亲切的归属感。在大空间结构的城市建筑当中,人类往往是城市空间的主体,而各类景观则是空间当中的重要点缀和美化部分。因此,景观设计的空间尺度能够,让城市公园空间为人们带来更佳的舒适性,时刻得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模式。

4.6智慧园林的应用

智能声景系统及应用。通过声音和压力传感器捕捉人的声音和脚步,继而触发声控系统,播放如鸟鸣、蛙鸣、水流声等大自然的声音,让人们有种身处自然的感觉;通过播放记录场地历史的特定声音,勾起人们埋藏在记忆深处的场地回忆,获得场地认同;系统还可以根据人与传感器的距离控制声音的大小,随着人的靠近和远离,系统声音会由大变小直至消失。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可将外界声音转换为可视的动态分贝图,通过分贝值,判断是否是噪音,也提醒人们将声音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创造舒适的声景观环境。

智能水景系统及应用。智能水景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净水系统、排水系统,三者共同组成可持续循环的智能水景系统。通过雨水传感器监测雨量,进而调整阀门,控制雨水的收集,将收集的雨水按用途分类,不同的用途净水程度不同,以提高雨水利用率。还可以设置智能水帘、光影水池、音乐喷泉等水景,增加人与环境的互动。

4.7种植设计

基于北京市“城市森林”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朝阳区小红门乡全龄休闲公园种植设计以适地适树使用乡土树种、提高群落复杂性、增加灌木和宿根地被应用比例为基本原则,并着重选择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在儿童区不种植带刺的植物,如柿树、白皮松、北京丁香、八棱海棠、紫薇、山桃、黄栌等,适当提升栽植树木的种类,提升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结构层次,以营造近自然森林景观。

5总结

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人员对于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当前城市公园设计的整体内容充分了解,并根据城市内部人民的综合性需求制定总体设计方向,满足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公园景观设计内容不但要保障景观植被内容的美化效果,还要促使景观内容能够具备环保性,地域性,舒适性和人性化设计,智慧园林应用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精神向往以及和城市发展相匹配的景观设计构思,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园林内部的景观设计和城市当中的各类项目规划,相得益彰的

参考文献:

[1]汪静敏.现代城市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1):81-82.

[2]魏郁璇.关于城市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12):79-80.

[3]余盈莹.城市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J].艺术评论,2019,(09):167-171.

[4]郭小飞,闫鹏飞.城市景观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2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