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3
/ 2

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集束化护理的应用分析

袁亚

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 402260

【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于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的控制情况。方法:探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透析患者,共计130例。通过抽签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蓝色签为对照组(n=65)行常规护理,红色签为观察组(n=65)行集束化护理。并对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敏感指标发生率为26.15%(17/65),观察组敏感指标发生率为7.69%(5/65),对照组>敏感组,差异显著(P<0.05,60ecfe51385cd_html_a62b2b6517eb35e7.gif=7.879)。结论:通过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进行控制,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荐。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集束化护理;护理效果

血透全称为血液透析,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新陈代谢等物质进行清理,使患者的自身的酸碱度、水电解质等得到有效调节,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血液透析在临床中属于终身替代法,但受到患者病情、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治疗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相关护理敏感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出现。本次研究选取血透室穿刺失败率、内瘘针滑落、内瘘针渗血等三项作为敏感指标,并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其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共计130例。入组患者均为自愿参加,并根据抽签结果分为对照组(蓝色签: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红色签:集束化护理)。对照组65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7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52.19±5.23)岁。观察组65例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52.21±5.18)岁。详细记录两组患者资料,并进行比较,发现差异甚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干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体征检测、症状观察、生活干预等。

观察组干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具体如下:(1)建立敏感指标控制小组。小组成员需针对内瘘穿刺失败、内瘘针渗血、内瘘针滑脱等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并通过文献搜寻等方式制定循证支持方案。在确定敏感指标出现原因后,进行针对性集束化护理方案制定。(2)内瘘针穿刺失败。护理人员需要在穿刺前窒息观察患者穿刺血管的弹性及皮肤情况,尽量规避开静脉瓣,选择弹性良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动脉穿刺点需在吻合口3cm以上,穿刺点与动脉穿刺点距离应多于8cm。如果穿刺部位存在血肿或其他情况,可以选用冰敷等方式进行干预。(3)内瘘针渗血。穿刺选用扣眼法合并钝针,且需要在穿刺成功后拉近皮肤,使用输液贴、创可贴等进行遮盖。穿刺应尽量一针见血,避免因反复穿刺导致穿刺点过大。护理人员需要每隔30min,对患者穿刺点情况进行观察,并酌情使用抗凝剂。(4)内瘘针滑脱。进行风险评估表制定,并加强对中高风险患者的观察。可以在其床头悬挂防滑脱标识。固定可采用“U”型固定法,减少重力脱针等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防脱针方法,一旦出现滑脱情况,需立即上报处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内瘘穿刺失败、内瘘针渗血、内瘘针滑脱等敏感指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敏感指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表示用[n(%)],检验用60ecfe51385cd_html_a62b2b6517eb35e7.gif

2 结果

对照组敏感指标发生率为26.15%,观察组敏感指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敏感组,差异显著,P<0.05,详细如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敏感指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内瘘穿刺失败

内瘘针渗血

内瘘针滑脱

总发生率

对照组

65

3(4.68)

10(15.38)

4(6.09)

17(26.15)

观察组

65

2(3.08)

3(4.68)

0(0.00)

5(7.69)

60ecfe51385cd_html_a62b2b6517eb35e7.gif

-

-

-

-

7.879

P

-

-

-

-

0.005


3 讨论

血透室中,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通过透析机进行透析,以此将自身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彻底清除,进而起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目的。该治疗方式具有较强专业性,一旦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为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采取合理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是十分重要的[3]。集束化护理是临床中一种具有较高护理质量的护理方式,是针对某一特定为进行护理措施制定,以此使得护理工作人员建立共同护理理念,与单独执行工作相比,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具有更高的科学性与实践性[4]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关于,该组内瘘穿刺失败、内瘘针渗血、滑脱等敏感指标发生率为7.69%(5/65),显著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发生率26.15%(17/65),差异显著(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方式的应用能够使护理敏感指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在保证患者透析安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于透析过程中常出现的内瘘针渗血、滑脱等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大量出血情况,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会是内瘘使用寿命减少[5]。据相关研究表明,渗血情况的出现与长期穿刺同一位置、患者血管弹性不理想等因素联系密切。因此,集束化护理过程中可以使用扣眼法联合钝针等方式进行干预,以及降低患者敏感指标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血透室敏感指标进行干预,能够对敏感指标进行有效控制,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培银, 范子英.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013(010):219-221.

[2]王莉. 血液透析患者的集束化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22):129+194.

[3]朱丹萍, 黄丽芳, 应超. 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镇静镇痛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5):869-871.

[4]刘宏艳, 覃壮玲, 刘阿云,等. 集束化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v.14(29):142-143.

[5]余晶晶.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中集束化护理的运用探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v.49(08):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