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肖航晨

华联世纪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精细化管理、现代化管理均是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在现阶段的工程建设中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建筑领域的发展水平,给予项目建设理念约束、制度保障,实现建筑领域稳健发展。BIM技术应用与工程建设的管理方面能够实现参与项目的各个单位优化合作、协同配合,实现资源共享的高效管理机制,能够提升工程项目地建设进程与整体质量,在我国建筑领域受到了众多技术人员的肯定和青睐。在本文的研究中,将详细分析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力求能够借助这一崭新的技术,实现我国工程建筑领域的飞跃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代化;精细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工程建设领域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获得了重要的地位,建筑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具有极大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建设能源消耗多、对环境污染影响深远,在工程推进中,主要借助人工进行管理,其信息化、技术化的建设水平较低,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保护理念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要求逐渐提升,需要不断进行详细化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才能够实现社会和群众对工程建筑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一、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建筑原材料,施工现场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环节、不同部门同时施工的现象。如若缺少必要的管理则会出现原材料随意对方、监管力度不足、材料存储不当等现象,或者是在工程建设推进阶段,一部分工作人员找不到材料,导致建设项目错过了最佳时间,造成工期延误1】。利用BIM技术,能够保证工程建设、图纸设计的多个环节进行全真虚拟化改良,能够对建筑周围的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模拟。既能够判断出建筑施工的能源消耗,推进流程又能够在设计图纸中选择最佳方案,且对工程建设的后续设计,施工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安全管理意识树立不佳

建筑施工场地的人员较为密集,且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与问题,工程现场管理难度较高,一旦出现管理问题和漏洞,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意识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的条件之一,也是诱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有效利用BIM技术,能够在工程建设中寻找出不同专业领域的冲突与碰撞,分析不同施工环节存在的矛盾。向工程建设人员提供相应的图纸检查报告,保证设计图纸与建设需求能够基本吻合,避免工程建设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之间的矛盾现象2】

(三)工程质量监督手段不全

我国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督监管机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筑工程监管力度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通过BIM技术的支持,能够建立科学的监管监督机制,在业主设计咨询建设单位等环节中获得最佳的平衡效果。不同的单位能够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互换和交流,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实现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引进BIM技术的措施

(一)保障设计阶段科学有效

1.协同设计

BIM技术是现阶段工程设计图纸中协同设计的必要保障,能够有效提升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利用协同设计的机制,能够将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设计人员利用网络平台集合在一起。由于工程建设的设计阶段涉及到结构、建筑、机电、环境等不同的因素。建立协同设计机制,能够短时间内取得众多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和信息保障。并且在建筑涉及到的相关领域中构建三维立体的协同设计环境,全方位提升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和设计效率3】

2.碰撞检查

由于建筑工程中需要协调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等相关专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建筑领域内都是有不同的部门协同设计的,在空间配置上经常出现冲突,例如在机电管道合理安装高度,便是建筑工程内的矛盾问题之一。借助BIM技术,能够将各个专业的设计模型设计图纸整合在一起,构建出三维立体的设计效果,寻找不同专业在空间上的碰撞和矛盾。而后形成具体碰撞位置的检测报告,经过专家分析和统筹协调,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既能够缓解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的矛盾问题,也能够提升设计图纸的中等整体质量4】

(二)保障管理机制稳步发展

借助BIM技术能够对施工建设管理中得劳动力、机械设备等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将建筑施工阶段的项目建设与环境因素关联,探究在环境指标变化的情况下,建筑施工是否需要调整和更改,力求能够在不同的建设环节中选择最佳方案,提升建筑物结构的整体质量。

借助BIM技术构建的4D模型,能够统筹施工建设的整体方案,明确工程进度和各项计划。在BIM技术的指导下,能够将空间信息建设信息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直观科学准确规范地反映出现阶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果等等。信息技术能够对工作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实时的管控,有效提升未能够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实现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5】

(三)保障运营效果理想客观

工程项目建设结束之后,便进入到运营维护阶段,在建筑物既定的使用时间内,建筑物中的设备、框架结构、建筑物表面等位置都需要进行不断的维护。利用BIM技术构建的模型能够将施工阶段的相关事宜与运营阶段实现无缝对接,为项目运营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运营维护部门将BIM系统中的信息与维护管理计划目标直接关联,实现对象目的实施监管与维护。与此同时,BIM技术还能够根据建筑自身的特点以及其中的电子设备运行参数,对建筑中居民使用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分析,既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还能够强化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作用

(四)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能够直接观察到原材料的使用数量、设备的规格与型号、设备的性能、建设中各个元件的属性、不同原材料的价格、以及生产厂家等详细信息。鉴于此,施工建设的管理人员、材料采购人员、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BIM技术构建的模型下快。查询自身建设所需的设备与材料信息,此项技术在原材料检验与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现场管理工作中BIM技术能够与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相协调,将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通过照片,视频的形式上传到系统中,能够确保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方等不同的管理部门同意时间获得最新的资讯和信息,掌握工程推进的情况,实现对工程的全过程监控。尤其是在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隐蔽工程等部分需要以不同的信息记录形式,提升监督管理的整体力度。

结论

根据上文研究的内容能够看出,建筑信息模型是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领域技术之一,借助三维数字技术形成的工程项目建设的多种模型构建,能够有效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的直观性,利用数字化进行项目各个环节的可视化表达。优化建筑项目推进的各个过程,避免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的弊端与隐患,制约我国工程建设的整体发展,利用BIM技术管理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能够推进我国工程项目地稳定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革新。

参考文献

[1]顾向东,吴锦华,赵文凯,等.BIM技术在医院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8,39(1):49-52.

[2]魏鑫.基于BIM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4169-4169.

[3]杜永明.基于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4]李真真.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4):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