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画专业特殊性的《基础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1
/ 3

基于动画专业特殊性的《基础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

吴二林 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州 438000


摘要:文章从动画专业学生特征和学习日语的特殊需求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基础日语》授课经验,从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打造符合动画专业特色,契合学生现实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日语》课程。

关键词:动画专业;特殊性;趣味性;实用性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及专业学科的不断细化,部分大学的美术学院都开设了动画类专业,笔者就职的大学便是如此。我国的动画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更多地受到日本思潮的影响,教师在完成自己教学课程的同时,都在不断吸收外来先进的产业文化和理念,学生们在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中势必会经常接触到来自日本的很多创作理念和元素。在此背景下,我校创建了动画(中日合作办学)特色专业,开设了《基础日语》课程并将其纳入专业必修课程。但国内动画专业《基础日语》课程建设还不成熟和完善,教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在借鉴现有《大学日语》和专业《基础日语》课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动画专业自身特点的《基础日语》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二、动画专业《基础日语》课的特殊性

(一)课程目标的特殊性

动画专业学习《基础日语》课的目的和达成目标不同于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和英语及其它专业学习《大学日语》。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要求学生通过两年学习全面系统掌握日语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为高年级的日语学习夯实基础。而众多高等学校学生学习《大学日语》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学分,少数同学为了考研。从学习目的和达成目标来看,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更多侧重语言知识学习,《大学日语》更多侧重“应试”学习。

动画专业学习日语则是为了减少在自己专业领域学习、交流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因此,动画专业两年的《基础日语》课学习更注重交际性、实用性。鉴于此,在课程目标上应更多地就动画行业术语、动画制作软件操作、基本会话沟通等实用性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其掌握与行业相关的语言应用能力,以求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当中担负起沟通的桥梁作用。对有意赴日本留学的学生,可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留学考试方面的日语训练,以达到能帮助他们顺利留学的目的。

(二)课程所授对象的特殊性

学习基础。从学生生源来说,动画专业作为美术类学科的下属学科门类,学生高中时期大多是美术类考生,他们在各自的艺术专业学习上投入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所以文化课学习基础薄弱、成绩相对较差。另外,美术生的课堂、课外学习要求宽松、限制较少,大部分美术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纯文化课的课堂上容易走神、思想开小差。再加上又是第一次接触一门全新的异国语言,学习过程中面临很大阻力和不适。

思维方式。美术专业的学生受到艺术实践影响,其思维方式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他们习惯和擅长运用形象思维,对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得快而牢固,学习逻辑性强的知识时就费时费力且效果不佳,而语言学习与逻辑思维密切联系。因此,很多动画专业学生尽管用了很多时间学习日语,但只是在凌乱地死记硬背,找不到日语学习规律,往往事倍功半。

三、动画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提案

(一)教材选用

鉴于以上所述动画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目的的特殊性,《基础日语》课程首先要选用合适

的教材。本校动画专业《基础日语》课程使用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也是高校《大学日语》课程普遍使用的教材。这套教材虽然知识点比较完备,但只能提供基本的语言知识。尤其是在内容编排上,毫无动画专业方面的知识涉猎,学生经过很多课时的学习后,发现所学过的日语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日常寒暄,不能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从事的工作服务。因此,动画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是《大学日语》“共性”与动画专业“个性”的有机结合。即应该根据动画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日语教学,使同学经过学习后能用日语与日本人进行动画专业领域的简单交流与沟通。目前广泛使用的教材有标日、大家的日语、新编日语、新经典日本语。每种教材都有优缺点,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搭配组合至少2种教材,弥补单一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内容提案

笔者通过课堂、课下观察发现:课程学习之初,学生对日语学习的新鲜感和热情度很高,课上课下都比较认真。因为学习内容是五十音图,任务不重,学习较轻松。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课程学习内容增多,他们对日语的新鲜感减少,课上课下学习均有所懈怠:上课容易走神,有些麻木,处于游离、放空状态;课下放弃日语学习,不复习、不预习。

针对这一学情,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了学生需求:很多学生是出于对日本动漫文化的喜欢而选择进入该专业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所以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及需要,学生为了能了解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必须学习和掌握日语这种语言。鉴于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程度进行选择,增加与动画有关的热点话题,加深学生感兴趣内容知识的深度。比如:反映中外各历史时期的美术现象、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当下日本先进的动漫理念、技术与设计,中日双方在此领域的交流、切磋与博弈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日语是一种能帮助他们获取信息的工具,而不单是存在于课本上的死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日语。

(三)教学方法提案

仅仅教学内容有趣并不能保证课堂有趣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一堂生动有趣有效的课还必须与恰当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笔者以前的研究已做过很多努力和尝试。例如: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选取现在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日本动画作为视听教材,并和书本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法;事物体验式教学等等。其中,笔者认为最值得借鉴的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也在学生中得到了验证。笔者就“你希望‘基础日语’课的授课形式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对本校动画(中外)专业2019级94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如下图所示:有53.19%的学生选择了老师讲解、学生课堂讨论及发表的时间根据教学内容需求调整,不拘泥于老师讲解内容和时间的多少。

授课形式

学生选择(人数)

所占比例

学生只是听老师讲解

10人

10.64%

大部分老师讲解,偶尔学生发表

30人

31.91%

老师学生按教学内容所需结合

50人

53.19%

其他形式

4人

4.26%

合计

94人

100%

关于动画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方法,部分先行研究举例说明了如何实施。受先行研究的启发以及对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切实做到以下几点。同时,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学情和教学条件提出了些微措施。

增强学生参与感。目前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教学的开始几分钟学生还能集中注意力听课,随后学生就感到枯燥、无聊而处于“放空”或昏昏欲睡状态。教师要针对美术类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尽量把课文用图片、表格的形式设计出来,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其次,根据美术类学生喜欢自由、善于创造的特点,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参与”课堂。譬如,让学生自己找出学习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或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课堂的讲课程序和内容;让学生运用自己绘画和设计特长为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道具和图片等。

增强学生体验感。众所周知,语言学习环境很重要,如果学习者能置身在目标语言环境中学习这门语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必须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上的假设和预定性实践体验,尽可能地彻底打破模仿性或框架式的情景对话,给学生创造真实语境下的实践体验。自2019年起,我校动画专业每年邀请日本动画专业教授来我校进行为期15天的授课,授课内容专业性强、具有前沿性;授课形式多样化,或讲座或交流、讨论形式。全程使用日语,于学生而言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也具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劲头强。在这种真实语境的熏陶和磨练下,学生的语言方面和专业知识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对日语的认同感也更强了。

增强学生成就感。很多学生在开始学日语的时候还充满了兴趣,但很快就因学习内容枯燥、难度大等原因逐渐失去兴趣、自我放弃。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呢?自我成就感是唯一的办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由成就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兴趣。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因为我们是在日语非母语的环境下学日语的,平时学习的语言很难得以实用,学生的日语学习成就获得感很低。鉴于此,院系和老师要多举办一些日语活动和竞赛,如日语角、日语朗诵、配音大赛等,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现的平台,让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今后的继续学习补充能量和增加动力。

四、结语

总之,关于动画专业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在教材选用上,要注重其“适用”性,即选择适合动画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要侧重“照顾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日常喜好”和心理特征,创造一种符合艺术类学生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日本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编.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 日本3A出版社.大家的日语初级1、2【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3】 周平,陈小芬.新编日语1、2(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 刘利国,宫伟,贺静彬,于飞,胡小春.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1、2【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5】王琪.日语教学理论及策略【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吴二林(1979—),女,湖北随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

基金项目: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资助成果

项目名称:动画专业日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myzw20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