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及教法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30
/ 2

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及教法探索研究

冯喜庆

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 138000

【摘要】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地普及,高中的物理教材也相应做出了重大调整,以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已经解决了传统教材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及时分析教学观念,积极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根据新教材进行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教法探究

【正文】新课程标准已经全面实施,伴随而来的新教材也投入了使用,再加上素质教育的普及,都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根据高中物理新教材内容,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多做一些实验练习,以提升综合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课堂。高中物理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在进行初、高中衔接时常常会出现一个“台阶”的心理变化,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比较难学。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促进教学模式转化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1. 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物理的教材也得到了相应调整,高中物理新教材有新的时代特征和其显著的优势,其提倡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明白学习的本质,学会学习的方法。首先,高中物理新教材注重对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具有自主探究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以可以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尽量让教学案例与生活实际相贴合,能够让学生迅速地理解教学内容,能掌握物理基本知识。其次,高中物理新教材常常会注重实验教学。物理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仅仅靠教师单纯地讲解会使学生走神,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另外,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会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兴趣和热情的培养。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探究学习时,不可以仅仅拘泥于书本,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态度。

  1. 根据新教材进行教学的具体策略

2.1分析教学问题,探索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教材的不断改进是与时俱进的反映。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高中物理新教材改善了部分传统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仍无法解决初高中衔接教学遇到的“台阶”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等很多方面造成的必然产物。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针对具体原因具体解决。首先,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明确初中的物理教材中对很多的物理内容仅仅进行定性的分析,很少有定量计算。而高中物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要对一些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双重分析,甚至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大量相当复杂的计算。同时,初中的物理教材常常是建立在具体的思维上,而高中物理新教材中的内容,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对于一些不善于利用数学工具解题的学生来说,高中物理的学习有较大的难度。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划分层次,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逐渐加大难度,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和题目,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教学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是学生上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高中物理,教材内容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大相径庭。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对较为简单的物理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区分层次,逐渐加大物理知识难度,而且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操作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很快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2.2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优化概念教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而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能够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的基础。在传统的概念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常常不能够充分明确教学目标,忽视了概念之间联系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运用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时,必须要根据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知识基础的不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在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让学生能够领会概念,促进概念进行同化,选择适当的信息呈现方式,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2.3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而且各国的科技竞争逐渐激烈,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严格,创新已经是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不断调整,不断创新,正是体现了顺应时代的趋势。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使学生能够具有高度的创造力,这也是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的教学目标之一。当然,教师的创新性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和保证。教育改革要求高中物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以符合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为这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发现”的意识,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不能够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一一解释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物理概念,应该根据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具体要求,可以通过设定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学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就目前的理解来谈一谈对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理解。让学生在基于目前的认知水平上畅所欲言,对于学生的回答,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回答逐步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能使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的课堂中,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总之,高中物理新教材能够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更加轻松、科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从而能够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意识。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尽快地适应新教材,并仔细研究其特点,能够将高中物理新教材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现代教育理论,遵循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积极进行定期的反思和总结,探究最合理的教学手段,促进每一个高中学生能够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力.建智慧型课堂,转化后进生的课堂质态[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35-36.

[2]王立德.基于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提高的实践路径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1(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