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中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2
/ 2


项目学习 中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

郭新华

海南省儋州市新州中学, 海南 儋州 571700

摘要: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堂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和能力就像“人”字的一撇和一捺,在学校教育这个主阵地上,能不能把“人”字写好,是素养为本时代的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中尝试项目学习,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探究、总结交流,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项目学习 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

1引言

“项目学习”是正在上海实践的一项国家级重点课题,我从2019年7月开始在上海市科学研究院崔春华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项目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学习方法。与传统学习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发展。[1]“项目学习”的步骤为:


组合 13
项目学习”的特征是“以终为始”,以一个驱动性问题为目标,设计一个最优方案,最终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学习过程犹如在做一个项目,若我们接到一个装修房子的项目,要先制订出设计图纸,然后分工合作,完成项目。项目化学习的本质是“做”中学,项目化学习的核心是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2尝试“项目学习”,做项目中完成微观探析

化学总与“宏观”“ 微观”相伴,有些微观问题还可以借助动画课件等手段进行探析,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认清变化本质,然后创建情境,让微观问题“水落石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完成微观探析。

但有的微观问题,如果只有老师创设情境,只有老师的讲解,课堂还是枯燥无味,学生也难形成深刻的印象。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微观探析成分多,我把有的问题作为一个“项目”交给一个化学课外小组,让他们利用课外的时间想办法,把氧化还原问题的微观过程呈现出来。

例:向含有SO32- Fe2+ Br- I-各0.1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通入Cl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60d15a7048baf_html_31557569be7a6b42.png60d15a7048baf_html_656b8fe17d69a9e8.png

A B

60d15a7048baf_html_30c6b3847d891b14.png60d15a7048baf_html_782fdeb60808927d.png

C D

几天后,他们把这个项目真做出来了,仿照课本剧的表演形式,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思维方式“表演”出来,使学习过程中内隐的思维过程显性化,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表演一 让四个同学甲、乙、丙、丁分别演亚硫酸根离子, 亚铁离子,溴离子,碘离子。他们各作一个自我介绍。

甲:我是亚硫酸根离子 ,在四个兄弟中胆最小,最易失电子,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0.1mol的我可失去0.2mol电子,我举两只手,每只手代表0.1mol电子,我好怕哟

乙:我是亚铁离子,还原性排第三,1mol的我可失1mol电子变成铁离子,我可提供0.1mol电子

丙:我是溴离子,还原性最弱,1mol失1mol电子,被氧化成Br2,今天我能出0.1mol电子。看谁有本事拿去

丁:我是碘离子,虽然属非金属,但还原性比亚铁离子还强,0.1mol碘离子可失去0.1mol电子被氧化成0.05mol碘单质。请不要伤害我哟

表演二 自告奋勇产生四个演员演大灰狼(氯气),分别代表图象中A、B、C、D

  1. 我是大灰狼A,0.05mol氯气要0.1mol电子,你们快快送来,随即“吃掉”了甲的一只手。同学们说一下亚硫酸根反应完了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亚硫酸根未反应完,所以A错了。

  2. 我是大灰狼B,0.25mol氯气,要0.5mol电子,同学们告诉我,我应该怎么让他们乖乖把电子送上来?同学们七嘴八舌,氯气用0.2mol时,需要0.4mol电子,亚硫酸根拿0.2mol电子,然后碘离子拿0.1mol电子,亚铁离子拿0.1mol电子,那时碘离子已反应完,图象不符合。

  3. 我是大灰狼C,0.2mol氯气,需要0.4mol电子,第一阶段用0.15mol氯气刚好消耗0.1mol亚硫酸根离子和0.1mol碘离子,然后直接走下去,“吃掉”甲0.2mol电子,再“吃掉”丁0.1mol。第二阶段用余下的0.05mol氯气与0.1mol亚铁离子反应,又顺手拿掉乙0.1mol电子,一幅胸有成竹的模样,最后还傲气地问同学们这是对的吗?大家笑成一片。

  4. 我是大灰狼D,0.15mol的氯气,先用0.1mol的氯气消耗掉0.1mol亚硫酸根,然后拿0.05mol氯气刚好与0.1mol碘离子反应,溴离子没反应。

居然他们还会写剧本;几个小演员居然演得那么活灵活现。还真的把微观过程“演”出来了。

对氯气与亚铁离子、碘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溴离子的反应既要做到“宏观辨识”,同时又要从得失电子的视角,依据还原性强弱的顺序,进行“微观探析”。这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生动风趣的表演能把这种思维的过程展现出来,化“隐”为“显”,化繁为简,促进了深度学习。

同学们在表演中,很轻松地学会了强者优先的化学反应原理;娱乐中学习了亚硫酸根、亚铁离子、碘离子、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活动中根植了电子得失守衡的思想。课后同学们都说这样的活动比老师讲三遍效果都要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的知识是永生难忘的。

3尝试“项目学习”,做项目中完善证据推理

硫酸根离子的鉴别方法,对学生来说,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做起题来漏洞百出。根据高中生思维特点:高一学生推理能力有明显发展,但还不够成熟,高中生思维敏锐,但片面性大。为了弥补学生思维的片面性,我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以探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为活动主题,进行项目学习。老师先为他们设计一组实验:

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硫酸、Na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60d15a7048baf_html_7fb865ec5bcc2909.png

60d15a7048baf_html_82f976f4532494a.jpg


实验完成后,他们开始做项目。经过分组讨论,探究交流,得到了鉴别硫酸根离子的方法:

被检液60d15a7048baf_html_7818a81be74c8bb3.jpg 无现象60d15a7048baf_html_1618335b0f44a1f9.jpg 有无白色沉淀产生(判断有无SO42-)。

他们还煞有介事地解释说,若先加氯化钡后加稀盐酸,则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同时加氯化钡和稀盐酸,也不能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很多,有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如果证据推理不严密,设计的方案中就可能存在某些离子的干扰,使结论不正确。

活动中老师尽量少参与,因为老师不能替代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老师这时的作用就是学生手上的“资源”,他们要用时就可以找老师。若老师插手过深,就会简化过程,更短时间得到更正确的结果,就会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正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单单劳力,单单劳心都不算是真正之做,真正的做须是在劳力上劳心。2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真正做到了在劳力上劳心,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方案无不闪烁着素养之光。


[1] 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7:(226)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陶行知教育文选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79)


作者:郭新华,湖北武穴人,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现就职于海南省儋州市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