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对 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陈荟霖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 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急诊内科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将给予常规护理的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将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改善情况、止血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及72小时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防止再出血风险,提高临床救治率。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病情观察;护理效果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突然、病情进展快特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这也为临床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对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救治效果及其生活品质[2]。笔者与科室的护理人员对科室在3年中接诊的5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诊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来源于医院急诊内科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及观察组36例。58例患者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33~79岁,平均(44.15±8.3)岁;出血病因包括: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急诊内科常规护理,认真执行医嘱配合进行相应的处理。

1.2.2观察组:⑴病情评估:急诊内科一旦接到急救电话,护士长立即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做好接诊准备,准备好急救药品、物品等;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配合进行病史询问、体检等工作,快速进行病情评估,制定护理干预计划;⑵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对病情危重者,立即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实行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完成急诊检查申请单的送检,快速出具检查报告,完成交叉配血;请求消化科急会诊进行专科病情评估,配合进行胃镜检查或胃镜止血,必要时请求医务科或者院总值班进行协调,保证绿色通道通畅无阻,使其上述工作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⑶立即给予吸氧、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抑酸,止血,对症支持等处理;⑷加强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在急诊留观期间,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加强病房巡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给予相应的处理;⑷联系专科收治,严格执行危重病人转运规定,安排护士与临床医生共同护送患者进行各种检查、转专科病房及内镜检查、止血等,在转运中避免过度颠簸,防止加重出血;⑸做好交接工作:在到达住院部前联系好科室做好抢救准备;与住院部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全面介绍患者病情,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⑹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发生大出血,均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治疗依从性差。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耐心讲解各种药物治疗、辅助检查,尤其是胃镜检查及胃镜止血的作用,同时让家属给予支持与鼓励,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临床救治率。

1.3 观察指标
  出科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接诊一个月后进行随访,了解护理救治效果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通过χ2、t检验进行比较,x-±s表示计量资料,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出科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及忧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X±S)

组别

例数

HAMA

HAMD

观察组

36

6.41±1.3*

9.36±2.3*

对照组

22

13.25±1.4

15.68±2.4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救治情况比较: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72小时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对比

组别

止血成功率(n;%)

72小时再出血情况(n;%)

住院天数(d)

观察组(n=36)

35(94.44)*

2(5.56)*

7.51±2.6*

对照组(n=22)

17(77.27)

7(27.27)

12.3±3.5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若救治措施不力,容易引发循环功能衰竭死亡。急救绿色通道是医院为急危重病人提供的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是救治急危重病患者最有效的体制。医院急诊内科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学习,严格执行医院的相关规定,对接诊的危急重症患者积极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并运用于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中。对接诊患者实施入院病情评估,明确疾病诊断,制定急诊护理干预计划,对危重患者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加强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及心理疏导、严格执行危重病人转运制度,积极配合对患者进行救治,该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其焦虑抑郁改善状况、止血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及72小时再次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进行绿色通道的构建,能进一步显示医院对急危重症的反应能力和急救水平,值得进一步去探索[3]

  
【参考文献】

[1]邬振国,董蕾,陈永永,等.急诊内镜下止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2):4289-4291.
[2]陈丽霞.浅谈52例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7,(27):32.
[3] 田书信,陈卫刚,黎永军,等.经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22(10):1465-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