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文化素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07
/ 2

传统民族文化素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周乐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太浮镇中学

摘要:最新制定并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使得社会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极大提高。美术教学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的帮助,因为美术创作所需要的艺术素材、题材灵感等都来自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所以中国才会涌现出一批批具有正能量的、中华特色的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才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骄傲地亮相,同时也会为中国培养大批文化坚守者,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因此,美术教学要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

关键词:传统民族文化;中学美术教学;有效运用

引言

中国几千年来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自然灾害,导致了许多平民流离失所,常年奔波在逃荒的道路上,但是这并没有使中华民族文化受到破坏甚至中断,反而经久不衰,甚至不断前进,流芳百世的文化,这些顽强存在的民族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在激励着后人向前人学习,不畏艰辛,砥砺前行。教育学习者丰富自身内涵发展,这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核心素质培养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便将从传统民族文化现状和对中学美术教学的意义出发,全面叙述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如何有效运用传统民族文化。

一、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丰富、多姿多彩,从衣、食、住、行等满足人类生存的最基础的物质资料到文字、语言、思想、节日等精神产品,一应俱全,并且极具民族色彩与地域差异性,这是由于古代时各民族生活区域较为封闭,缺少文化交流,因此才在民族内部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汉族的中秋节,蒙古族的摔跤,维吾尔族人民的能歌善舞,彝族的火把节,等等。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扩张,各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互动愈来愈密切,甚至造成了文化趋同的现象,使得传统民族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失去了原本的独特性;加之后人价值观的改变,对传统民族文化不怎么重视,传承人稀少,传承方式过于单一,导致传统民族文化逐渐衰落甚至消亡。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坚定文化立场,弘扬具有中国特点的民族文化,从而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及归属感,使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发展[1]

二、传统民族文化素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一)以保护传统文化为教学目标,为美术教学创造动力

传统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风格迥异,但又不失高雅,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因此可将其推广至美术教学中。例如在《蜡染和扎染》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要介绍了扎染这一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工艺,扎染的手艺人在制作过程中若想完全准确掌握布料特点、染料特征、图案风格、艺术搭配等,并在最终的操作中扎出完美的效果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实践,不断吸取教训,完善技术。为了吸引学生的对扎染的学习兴趣,教师有时甚至还会现场带领学生进行扎染实验,使成品布料的图案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色,不用经过纺织与刺绣,便能造就彩色的布料,这是中华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的独特手艺。也是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之一,这能高效地使学生认识到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能为该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弘扬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在课堂中教师也可用同样的方法补充教学较为罕见的蜡染,开阔学生眼界。

(二)丰富知识储备,培养美好品质

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传授给学生们知识,丰富自身文化涵养,但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品质。在《土与火的艺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梳理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发展历史,将不同的陶瓷材质及艺术风格的创新过程进行对比,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文化审美内涵的理解水平,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神,从而使非遗在学生心中烙下牢牢的、难以磨灭的印记,同时通过掌握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陶瓷工艺文化,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认同本民族文化,不崇洋媚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们播放陶瓷加工的纪录片或陶瓷文物的介绍,在全班形成良好的氛围以吸引学生深入学习陶瓷文化,引导学生知晓我国优秀陶瓷技术的辉煌成就,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带领学生梳理我国瓷器独特的发展历程,感受唐宋元明清瓷艺巅峰时期不同朝代瓷器的审美风格与文化内涵,通过观看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的纪录片,一方面验证了之前课外所知晓的陶瓷工艺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于我国优秀传统陶瓷手工艺的热爱,增进理解,学会欣赏与尊重手工艺者的艺术成果。在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拓展视野的同时,也能培养起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对前人的敬佩,对事实的认同,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自信与拥护等[2]

(三)提高审美水平

美术教学能通过作品的展示,提高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审美能力。学生们可领悟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社会背景、创作风格、创作形式等,使学生明白真正的艺术美,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例如在《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出一些优秀的建筑大师的艺术作品,学生在赏析图片的过程中先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类别与风格,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建筑文化发展历史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审美特征最鲜明的建筑文化。中国传统园林是巧夺天工的,人工创造的美景置于广阔的自然美景中丝毫不会突兀,体现了艺术创造的独立性,表达作者对园林艺术的感受;认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并能够对其进行大致描述、分析和评价;还能够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反思,通过比较中国传统园林与世界园林艺术创作的不同,感受中华民族团结精神与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在今后的生活及处事中也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辩证地看待事物,挖掘其中的优点,改进其中的瑕疵及缺点

[3]

三、结束语

传统民族文化占中国文化总量的很大比例,对改良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基因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真实的传统民族文化虽然大多数都是先进的、值得学习的部分,但也有落后腐朽、不符合现代思想的部分长期存在,所以教师在运用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美术教学时要注意分辨优劣,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精华部分加以利用并适当创新,运用到美术教学课堂中,再根据现代价值观对糟粕部分进行改造,使其符合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海贝. 探究中国传统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9, 000(017):144-145.

[2] 于飞.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08):21.

[3] 祝建聪.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渗透探究文[J]. 科学咨询, 2020, 000(00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