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思考

徐笛

宁海县梅林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教育部门的改革的不断推进,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学学学,开始重视实践课程,其中劳动教育占据着很大的一个比例。本文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教育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综合活动;劳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社会还是各个家庭都加大了对于小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又由于现在很多小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宠爱程度相对比较高,不能很好的进行劳动教育,在小学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劳动教育。

1 注意转化教师和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小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正确的意识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帮助学生日后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小学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成绩放在首位,因为良好的成绩可以帮助学生进入一个相对而言综合素养比较强的中学,对于学生日后的高中学校以及大学的选择均有比较大的影响,将成绩与学生日后的发展划上了等于号,认为两者是密切相关的,这种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存在着非常大的认识误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变革,良好的品格成为了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无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多么的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不能很好的守住底线,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的低,学生不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时间是非常的长,学生由于和教师的年龄差距,对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崇拜心理,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不仅仅直接影响到了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习的时间,也影响到了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为了学生可以养成更好的劳动习惯,需要转变教师对于劳动教育的观念,加大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素养,养成更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转变教师对于劳动教学的观念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有关于劳动教学重要性的讲座,通过讲座,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传达给每位小学教学的教师,劳动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学习工作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学会劳动,重视劳动,学生的学习才有意义,同时,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端正对于劳动的态度。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进行有关劳动的重要性的传达,帮助学生进行转变对于劳动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对于那些积极进行劳动的学生进行一些嘉奖,嘉奖可以是口头的嘉奖,也可以是一些具体的物质的嘉奖,同时,也可以进行类似于“小红花”这类奖章的嘉奖,让学生对于劳动产生积极性,更好的进行劳动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创新劳动实践方式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本身的年龄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可能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转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劳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对于教师的观念,有利于之后学习过程的进行。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时候,可以创新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方式,帮助学生爱上劳动教育,转变对于劳动的态度,更加的热爱劳动,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对劳动教育的方式进行改变,结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小学的学生年龄相对而言比较小,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比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认为劳动是快乐的。

例如,在进行扫地的过程中,可以对原有的方式赋予一个有趣的说法,分成小组进行比拼,在比拼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企业学生的卫生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卫生不好的位置进行打扫,教师进行分数的评比,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对于分数高的小组进行一个奖励,对于分数最低的小组进行鼓励。

3学校和家庭联合

在进行劳动教育的普及过程中,需要家庭和学校进行联合,单纯在学校加大对于劳动教学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的教育也非常的重要,学校和家庭都加大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学生才能很好的改进对于劳动的态度,帮助学生真正的热爱上劳动教学,

例如,每个学校一般均会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可以进行一些有关于劳动教育的知识普及,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加大对于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和学校结合,让学生在学校之外,也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劳动,明白劳动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帮助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4小结

综上所诉,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于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在现阶段,该部分的教学的重视程度非常的低,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是前提,其次,进行实践方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实行家校联合的模式,提升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应斌,林杰.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4):51-54.

[2]孙福胜,杨晓丽.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人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2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