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6
/ 2

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聂冉

重庆市云阳县平安镇平安小学 重庆 4045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门学科在此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进行学习与探索。小学美术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绘画技能方面得到提升,还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能够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当中受益。近年来美术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做出了创新与改变,提倡美育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等多方面得到进步。

关键词:美育;小学美术;教学渗透

一、引言

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小学美术课程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时应当不断对其进行探索与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用最新型、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使课堂效率与质量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美育教学在如今光受欢迎,教师应当在美育方面进行学习与改进,结合美育的教育理念来不断完善教学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同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美育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美育能够对美术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美育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逐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全面得到发展。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一个人的发展不论是从心情还是道德方面都有所积极影响。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将美育理念进行合理利用,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使学生从中受益匪浅。美育与美术教学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表里、共同发展。美育能够推动小学美术教学进程,同样,小学美术教学对美育的合理应用,能够使美育理念长久、持续发展。美育理念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在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得到进步,推动美术教学进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使学生逐渐具备审美能力。

(二)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美术主要是通过眼睛去发展、观察事物,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冲击力,对生动形象的事物以及不同的色彩所展现出的视觉效果。如果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讲授传统、简单的绘画技巧,这样不能够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有所收获,导致美术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片面化。然而美育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从多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美术授课,运用不同的方式与方法来解释不同的美术知识,使学生能够对美术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具体。同时,美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氛围更加有趣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会得到相应提高。将美育思想渗透到美术教学当中,改变教师的传统授课方法,在教学理念方面得到转变,将学生规划为课堂的中心,任何教学任务都以促进学生发展而展开,探索适合学生年龄段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乐趣,逐渐使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美术这一学科,这对于小学美术教学发展是尤为重要的一点。

(三)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小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小学要打好坚实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更加便利、取得进步,还对学生今后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美育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应用与渗透,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发现美好的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善于发现美、乐于发现美的习惯,对美术教学同样会产生促进作用。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能够得到进步与提升,美术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能够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挥巨大潜能。除此之外,学生想象力、创造能力的提高与美术教学有着必要的联系。

三、美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将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美

美就在我们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只要你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会察觉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善于将美术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与发现,去对美好的事物进行欣赏与感受。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泥巴真听话》这一内容时,可以挑选在下过雨的天气进行授课。教师组织学生井然有序的到附近公园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切身体验去感受泥巴是什么样子,让学生接触大自然,逐渐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日常生活,感受“玩泥巴”的乐趣。将美术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同样符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收知识。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泥巴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进行美术绘画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中会有更多的素材与想法,使他们能够更加形象、生动的对其进行绘画。美术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掌握,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小学美术课程的长久、稳定发展。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为学生进行直观、直接的素材展示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取得明显进步,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有效资源为学生进行授课。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改善,几乎每间教室都会配备多媒体功能,为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辅助材料。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功能来为学生展现一些相关美术作品,使学生直观的进行欣赏,并且从中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加以改进。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有关《我和昆虫》的内容时,教师上课前可以搜集一些有关昆虫的图片与资料,通过PPT的形式来为学生进行演示,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寻找昆虫身上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说“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昆虫有哪些特点”,学生对其进行积极回答互动,通过这种问答互动,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认真听教师讲课,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相关昆虫作品,为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对其绘画有初步了解并且能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样便于学生进行相关美术作品的绘画。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环境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获得教育,在日常的积累中取得进步与发展。另外,美术教学与文化课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美术教学较为轻松、宽泛,美术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使学生三到六人为一组,共同来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比如,教师在进行水彩画相关知识讲授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共同来完成作品,不仅能够密切学生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学生进行水彩画的学习与应用。

四、结束语

教育教学事业不断发展,在美术教学方面教师要将美育理念贯彻到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思想,教师运用最新型、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进行授课,使学生受益。同时,对美术教学长期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崔学英.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0):10-11.

[2]蒋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4):135.

[3]刘玲.加深美的感悟——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2020(04):95.

[4]刘荣.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研究[J].情感读本,20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