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3
/ 2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效应用

邓琴

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陡岭子完全小学 44262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思想已逐渐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不仅打破传统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能力得到加强,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沟通交际、文化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老套路”“旧方法”,导致学生的语言水平难以提升。对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发展方向。同时,小学是学生教育成长中打牢基础、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的教育指导,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主体的良性发展。但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数存在参与兴趣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整体发展不足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手法和组织形式运用当而造成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教学活动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意义、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语文课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教学主体不明确。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有效的组织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大多数教师受本位教育影响,忽视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的参与效果和主体发挥存在不足。第二,教法呈现单一化。灵活多样的教法应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保证课堂活动的组织效果。但在实际的教学发展中,部分教师在教法选择和运用上陈晓概念单一化的现象,存在“老套路”“旧方法”的现象,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环节组织不到位。部分教师在环节设计上未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导致学生的活动体验和主体渗透方面存在不足。

二、有效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有效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得以正确培养的一种教学思想。将有效教学渗透于课堂活动之中,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保持自主学习、能动探究的状态展开学习活动。同时,将有效教学应用于课堂活动之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有效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培养,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得以明确,进而保证其认知发展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将有效教学运用于课堂活动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立有效的认知机制,打牢学生的发展基础。

三、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1、深化教材内容,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第一步,其备课内容的有效制定,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清晰任务,有针对性地展开学习活动,还使课堂活动得以有序进行,这对有效教学地实施起到组织保障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实际学情出发,深化教材内容,认真开展备课工作,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坚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的原则,保证学生主体的有效渗透与学习。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备课中,考虑到学生主体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情况,我结合教材内容和语言特点,将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并描述“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行走的情形、感知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等内容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了解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发现本质的习惯为教学重难点,着重对其展开讲授活动。此外,我根据教学资源和学情发展,采取美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展开此次教学活动,加深学生的课堂理解,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2、创设情境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对于正处在形象认知阶段的小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导引下,更为充分的了解到文章的主题内容,进而展开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活动,引发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课堂效果。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对文中西沙群岛的描述缺乏直观认知,对此,我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将有关西沙群岛的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基础,这对下一步的教学开展起到铺垫的作用。学生通过大屏幕的观看,纷纷被风景秀丽、奇异物产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这时,将本课新知导入其中,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求知心理,保证课堂的学习效果。

3、开展导学互动,提升学习质量

导学互动是一种基于导学案为载体的互动式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其导学互动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加深学生的认知理解,从而使学生得到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情发展,灵活开展导学互动,预设相应的导学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把握学生的学习主体。如在《金色的草地》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文章内容,我采取导学互动的方式,预设导学问题,指导学生探究方向,使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学习活动。随后,考虑到学生已初步了解文章整体,我与学生展开问答互动活动,提升理解效果。“金色的草地是什么?”“随着蒲公英花的张开、合拢,草地颜色发生变化而形成的。”“从文中的描述中,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这片草地怎样的感情呢?”“表达了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赞美之情。”通过导学互动的开展,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使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组织表达得到加强。

4、把握问题环节,夯实课堂基础

课堂问题的有效设置,不仅能检验学生对文章知识点的理解效果,还对学生的课堂基础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同时,教师结合学生对课堂问题的作答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在下一阶段的教学实施中做好准备工作。因此,在语文课堂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学情出发,把握问题环节,合理设计问题内容,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思考状态,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如在《秋天的雨》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本篇文章的整体内容产生初步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打牢学生的阅读基础。对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以下问题:①在第一自然段的阅读中,你体会到怎样感觉的秋雨?②在第2-4自然段的阅读中,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秋雨?③本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进行朗读。通过对问题内容的有效设计,不仅使学生对文章细节产生深度理解,还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化、情境活动的创设、导学互动的开展、问题环节的把握,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还使学生的课堂质量和整体发展得到加强,进而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培养问题,优化课堂学习形式,采取多样化的引导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这对教改事业的有序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卫.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3):15-15.

[2]安丽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软件:电子版,2017(4):148-148.

[3]殷晶.关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3):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