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转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7
/ 1
摘要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 CTP)参数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完成CTP检查及MIStar软件后处理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及CTP参数,包括灌注缺损(延迟时间>3 s)体积、缺血核心(相对脑血流量<30%)体积和缺血半暗带体积(灌注缺损-缺血核心体积)。根据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CTP存在灌注缺损的患者分为转归良好组(≤2分)和转归不良组(>2分)。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CTP参数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CTP参数对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73例符合患者,其中108例CTP存在缺血灌注异常。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良好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基线血糖水平、心房颤动病史、灌注缺损体积、缺血核心体积以及缺血半暗带体积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灌注缺损体积较大[优势比(odds ratio, OR)1.01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1~1.025;P=0.042]和基线NIHSS评分较高(OR 1.260,95% CI 1.129~1.407;P<0.001)为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灌注缺损体积预测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92(95% CI 0.700~0.883;P<0.001);最佳截断值为108.5 ml,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9%和92.2%。结论基于CTP的MIStar软件分析参数可用于评估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的临床转归。灌注缺损体积>108.5 ml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转归不良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