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小学生品德教育实践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疫情 下小学生 品德教育实践与探究

高刘洋 刘玉瑞

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孙祖镇中心小学

摘要:疫情是一场教育大考。首先,疫情改变了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教学场所由学校的教室转移到家庭和网络,学习氛围和方式由民主、平等、紧张、活泼的集体学习转为宽松、舒适、独立、自主的个体居家线上教与学。其次,疫情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为“非常时期”开展品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路径。如何利用网疫情资源,开展好学生品德教育,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新考验、新挑战。围绕主题,按照统一部署、结合班情,我们在疫情期间组织开展了多项品德教育活动。

1 讲讲疫情背后的故事,参与线上抗疫行动

()上好“特殊的开学第一课”

因疫情延迟开学,我们开展了线上教学。而第一课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而不同。鉴于此,我们通过网络方式推出了开学第一课。首先开展了线上升旗仪式,让学生感受别样的仪式感。随后,向学生推送观看智慧教育云平台拓普课堂微课“新冠肺炎科普小知识”,向学生及家长科普疫情防护的各方面知识,为学生居家学习和开展以后的居家教育教学做好安全功课。最后,宣读孙祖小学致全校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讲清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通知要求,安排部署疫情时期学校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和各班级课程表时间表。课程表内容设置根据低中高年级段设计,内容不仅覆盖各学科,而且包含健康训练、阅读与书法训练、观看优秀影片和新闻联播等课程和德育实践项目,供学生疫情期间全面发展。

()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线上“抗疫”短视频录制

疫情发生初期,各班班主任根据县教体局政教办、学校少先队办公室统一安排部署,及时培训与组织学生拍摄快手短视频,内容覆盖拒绝野味、不扎堆聚集、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等多个方面的防护知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等辟谣正能量和武汉加油,凝心聚力加油视频,学生以手语、背景宣传口号和个人陈述等多种形式展现,点击率高,相关视频纷纷占据广大朋友圈。

(三)开展好主题班队会,学习抗疫英雄事迹,讲好抗疫故事

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驰援武汉,奋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沿阵地,各行各业及不同战线纷纷涌现出许多抗疫英雄人物,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班主任通过召开线上主题班队会的,组织少先队员参与开展了“沂蒙红色宣讲员”活动,让学生通过录制快手短视频讲故事的形式,宣传抗疫英雄,讲好抗疫故事。

2 发挥多方联动机制,加强人文教育和关怀

()发教材,送问候,“一个都不能少”

在临近预定的开学日期前,学校领导联系相关部门及时将全校师生的新学期教材无接触式运抵学校,采取严格防护措施分批次对每个年级的教材进行了分类,分拣出每位学生的教材打包,通过教干、家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了无接触式下发。在每位学生的教材包内,还有一份告知书,送上本班教师对学生的问候,勉励学生珍惜时光,争做居家教育的乐雅好少年。

()捐手机、赠流量,居家教育“不掉线”

通过调研,各班都有建档立卡学生和家庭特殊情况学生,有小部分学生家里没有手机、没有无线网络、手机流量不足。学校及时研判,通过教师自愿捐赠旧智能手机及时解决了困难;同时联系团市委、团县委,为困难家庭学生争取到足额流量,保证学生居家学习不掉线,也为通过网络开展品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前提保障,此过程中也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爱心教育。

()勤走访、常交流,疫期精准“扶智与扶志”

疫情期间,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通过网络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班主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进行了走访,建立了疫情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走访与帮扶档案。定期开展走访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和学生的学业、思想、行为动态,进行精准的帮扶。汇集打印并送上了班级各学科教师整理的上课流程单、备课表、单元知识清单、练习题,指导学习线上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同时,勉励学生珍惜时光、刻苦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助力建档立卡学生扶智与扶志工作。

3 推进“五育并举”,进行学科德育渗透

()依托学科教学,设计创意作业

在实施线上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师本着立德树人的原则,都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努力培养有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同时,精心设计学科创意项目和创意作业,为学生赋能,厚植家国情怀,展现学科素养。

1.语文学科

①组织开展了“书香‘战疫’、与书为伴线”上读书节项目。分年级制定了实施方案和不同活动,包含“书签制作”、“好书推荐”、“读书小报”、“读书心语”等读书活动,评选全校“最美读书娃”、“最美书香家庭”。

②设计了“诗意拼盘”作业。学生精心选择一首最喜爱的中华优秀古诗词,利用家里的食材和工具,精心雕琢食材,拼出诗词画面,呈现最佳意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深化了对中华古诗词的理解、感悟和对民族优秀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

2.数学学科

①开展“线上讲堂”项目。特别是针对易错题和重难点例题,在全市范围内面向师生征集易错讲解视频,通过公众号的方式推送展示,无疑是展示学生学科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创意项目。

②设计“数学家的故事”作业。学生搜集整理数学家的故事,以手抄报形式呈现,信息搜集和办报过程能够汲取数学家甘于寂寞、精心专研、勤奋忘我、不言放弃、淡泊名利等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3.英语学科

鉴于英语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国际性、跨学科性,以时间为主线轴,主要设计了“春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主题英语手抄报,“母亲节”贺卡制作等学科实践作业和阅读英语励志文章等,挖掘和树立节日里的优秀传统风俗、生态文明理念、忠君报国、感恩父母等价值观。

4.美术(书法)学科

以“抗疫”为主题,覆盖师生设计了“我为英雄画张像”、“我是抗疫小战士”、“书信传情--老师,我想对您说”、“书信传情--孩子,我想对你说”等多彩创意作业,并入选了沂南县文联组织的“2020抗击疫情文艺在行动”主题创作活动;临沂市宣传部、临沂市网信办、临沂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的“e起助力 同心抗‘疫’优秀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全国家校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办公室、中国家庭报社、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联合组织举办的全省中小学“艺术抗疫”书画能力展示活动。

4 依托家庭资源,开展生活劳动实践

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在疫情时期的重要作用更得到进一步彰显。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我们组织开展了生活教育实践和农业劳动教育,在生活教育中和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1.开展生活教育实践。

①开展美食制作、厨艺比拼生活实践。组织学生在因疫情延迟开学期间,开展学习美食制作和厨艺比拼活动,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体验到父母操持家务劳动的艰辛,品尝到通过生活的乐趣。

②开展体验生活、美在农家创建实践。紧密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主题,积极发动学生参与乡镇开展的“美在农家--最美示范户评选”活动。让学生在居家学习之余,动起手来,与家人一起参与家庭物品摆放、布置,家庭卫生清洁与保持,家庭文化氛围的创建与美化,家庭环境的美化绿化等各个环节。

2.开展农业劳动教育。

疫情期间,相比在校学习,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实践和劳动实践机会。因此,我们号召学生主动参与到农业生产劳动的各个环节,启动“我为丰收下次田--一日农夫体验”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农业生产、管理劳动实践中,学习一定的农业管理知识和技能,培养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等良好品德,树立天道酬勤,一份付出一分收获的价值观念。

3.结合“节日课程”,进行德育主题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品德教育中,更要注重德育实践,疫情期间,广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重点组织实施“节日课程”,进行了德育主题实践。学雷锋日--社区清洁我参与;植树节--植树护绿见行动;清明节--缅怀先烈唱红歌;劳动节--争取疫情小当家;母亲节--寸草春晖谢母亲等等。多彩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认可,丰富疫期生活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