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2

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探讨

秦童童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 710106

摘要:对于学校而言,本身属于教育机构,学生密度非常大,人数众多。但凡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实际造成的后果都会非常严重。针对这一情况,相关人员理应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合理的措施,确保后勤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如此不但能够促使管理工作更具秩序性,而且还能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探讨

关键词: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工作;探讨

引言

在近些年之中,很多学校都出现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实际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学校的后期保障部门理应提高重视程度,做好反思工作,把握早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如此一来,可以将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即便出现,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予以控制,进而为广大学校师生创设良好的基本条件,让其更好地投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之中,同时也能为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帮助。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和特点

1.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有着多样性特点,最为常见的主要为三类。分别是对师生健康带来影响的传染病,诸如麻疹、水痘等;细菌性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食品卫生安全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1.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威胁性和紧迫性,在突发公共事件出现之后,师生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影响,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展开,从而造成了巨大威胁。同时决策的时间也非常短,方案应用的及时性将会直接决定负面影响的程度。群体性和复杂性,由于学校人群的数量非常多,因此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另外,导致卫生事件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多个部门的人员一同努力,这也使得处理工作变得极为复杂。敏感性和社会性,在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但凡有公共卫生事件产生,都会在第一时间传遍整个网络,逐步形成舆论热点,导致负面效应进一步扩大,最后逐渐演变成一个社会性问题。

2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存在的问题

2.1危机意识薄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随机性以及突发性,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无法做出预测,再加上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件防治体系的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很低,这也导致部分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存在危机意识薄弱的问题。同时,部分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较少涉及健康教育的方面,使得学生以及教职人员都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缺少自我防护的能力,容易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恐慌等,给后勤保障工作带去了很大的困难。

2.2后勤保障工作落实不到位

随着学校后勤保障社会化经营的渗透,学校自身的卫生医疗机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卫生医疗设备老旧、技术落后、人员短缺以及经费紧张等,使得后勤保障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下去,无法发挥出学校自身的卫生医疗管理职能。另外,后勤保障社会化经营虽然减轻了学校日常事务管理的压力,但是导致了后勤保障工作与学校实际脱轨的问题,后勤保障部门的日常工作往往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签署的合同进行,缺少灵活性和科学性,在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会显现出后勤保障乏力的情况。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后勤保障涉及事前的预防、事件发生中的应对和管理、事后的评价和工作总结等三方面内容,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保障。然而,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后勤保障大多忽略了预防,或者预防的措施大多以宣传和教育为主,缺少实质性的工作,并且工作形式化的情况严重。另外,学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也表现出管理混乱、应对方案老旧、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后勤保障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工作目标模糊、工作效率低等,影响了后勤保障的实际效果。

3提高学校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效果的措施

3.1物资保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的论证评估,后勤保障系统应紧急购置防护用品,包括口罩、防护服、防护镜、鞋套、注射器材、消毒杀虫药品、应急设备及试剂。为一线人员冲锋陷阵提供充足的“枪支弹药”,为检验科室对病源体的及时排查及对病患者的救治提供有效的物资保障,保障好抢救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给。做好每日领取消耗统计,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筹协调安排。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看,还要加强公益医疗机构医疗应急物资的储备保障工作。安全保障。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没有保障,一切为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防火及用电安全的应对与保障措施;停水停电造成的安全及应对措施;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全方位监控建筑设施、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医务人员防护安全,除院感进行严格的培训外,应运用智能监控对讲系统实时监控指导,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确保医疗废物的无害化收集与处理,医疗废弃物按要求集中存放,消毒处理后,由专门公司进行集中处理,并设专人记录处理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做好疫情区域的消杀处理;严把食品采购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水、锅炉、气的保障。水的使用和处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医疗废水的处理上,因为医疗废水可能引发新的疫情和感染,这就要求必须有两条独立的处理系统。医疗污水处理和雨水处理,需根据地形、服务面积、水量按分水线划分设计建设,需遵循“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则。在生活普通用水系统及人员饮用水系统的保障、锅炉(燃气)的运行保障、医用氧气(中心供氧)的运行保障上,都要有针对性的措施。

3.2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但凡有高校突发安全事件产生,都会在第一时间成为广大媒体的热门新闻。但由于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任何媒体都能进行信息发布。在经过相关传递的过程中,一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便会下降,从而为整个社会造成了恐慌情绪。因此,事件的信息传递同样不能有所忽视。为了防止负面效应产生,后勤管理部门需要在事件产生的时候,立刻进行信息公布,包括造成的原因、影响的范围以及后续可能继续产生的负面影响,促使广大社会群众能够及时了解事件的真相,以防虚假信息占领信息高地。

3.3建立处理制度

在进行卫生事件人员救治的时候,理应时刻牢记快速反应、快速转运、快速分流以及快速救治的基本原则,促使所有病患都能及时得到救助。对于我国多数学校来说,内部医务室本身并不具备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在事件出现之后,都需要及时和周边的大医院展开沟通。因此,所有工作都要实现无缝对接,以防时间出现不必要的延误。在进行突发事件处理的时候,为了确保广大公众自身的安全不会受到影响,必须要及时采取政应集权,设置病患隔离制度,以此将负面影响的范围控制在最小。

结束语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进行反思,对于学校未来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提升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后勤保障的实际效果,有助于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后期保障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与财富。

参考文献:

  1. 张华,陈昌伟,曾欣.关于提高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7,38(08):66-67.

  2. 卢平,徐勇.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模型的循证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9(08):11-12.

  3. 胡国清,饶克勤,孙振球,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勤保障、公众教育和人员培训能力现状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3(10):947-951.

  4. 李书贤.中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4.

[5]章洋.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表征和管理问题[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