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以《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浅谈培养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策略——以《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为例

孙树君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宏伟学校 154626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目标也不再仅仅只包含知识这一层面,而是向多维度进行扩展,有知识上的、能力上的和情感上的,旨在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就是初中历史教师要对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为了做到这一点,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积累;要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要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意识和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培养;初中历史

“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这十二个字可以用来概括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明了过去”指的是掌握历史的基本史实,“以史为鉴”指的是从历史中总结得失、经验与教训;“明正现实”指的是用历史的传统美德来匡正言行和塑造精神。这三个词语分别表示了知识层面、能力层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因而初中历史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就必须要为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引导学生积累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所在,学生必须要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积累效率,初中历史就需要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进而采取理解记忆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要让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比文字要更能够让学生有着深刻的印象,学生也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节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学生需要积累的历史知识也与之相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就会下意识地用图片和视频信息来代替文字信息,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如关于秦朝的暴政,笔者就会为学生播放一个普通秦朝百姓的生活轨迹,小时候父亲要时不时地服徭役和种地,官兵还要收取田赋及各种捐税,一年辛辛苦苦也填不饱肚子,长大后又因为自己得罪了有势力的人而被打断了腿,父亲也因为连坐而丧生,自己还要重复父亲之前的生活。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快速地提取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而积累了有关秦的暴政这一主题的历史知识。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要想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予以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历史知识的各种看法。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再认识历史事实,并且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从中得到启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为了提高培养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在该环节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引导和督促作用。例如:笔者在该节知识的教学中会向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考,如针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笔者就会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陈胜和吴广在去渔阳的途中没有下大雨,也没有误期,那么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在针对楚汉之争这一历史事件时,笔者又会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楚汉之争中,刘邦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呢?项羽又输在了哪些地方呢?”笔者会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思考笔者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向笔者提出问题。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有效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树立历史意识和价值观

何谓之历史意识和价值观?其就是学生在历史认知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树立历史意识和价值观,还需要让他们将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因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呈现能够体现出历史意识和价值观的各种案例,让学生在脑海中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例如:秦的暴政是造成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学生通过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从中收获了“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这也是该节课学生所需要树立的历史意识和价值观。换一个角度去看,陈胜吴广之所以起义,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秦朝的统治者没有尽到属于自己的职责,而只是享受了自己的权利。笔者也因此为学生展示了诸多有责任心的人物和没有责任心的人物所经历的不同生活,由此让学生有着鲜明的对比。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去考虑自己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并且说出具体的做法。在此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进行计划的制定,也因此会督促学生去执行计划,进而将责任体现在自己的具体行动中。

总而言之,当学生拥有了历史核心素养之后,他们未来历史的学习和发展之路就会顺利很多。即使脱离了历史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学生也能够获取、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因而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注重对学生历史核心思维的培养。这样的话,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意义就能够得到体现,学生也因此能够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景昆.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195-196.

[2]李玮.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教书育人,2017(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