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几点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物理教学的几点感悟

解三社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马庄中学,陕西 咸阳 712031

内容摘要:反思教学,提升教学水平是教师追求永恒不变的主题。运用数学知识纠错高效,学生乐学,做到知识平稳过渡。巧用比值法、图像法,在巩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反思提升 纠错高效 乐学 巧用比值法 图像法

提高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领路人,学生是真正的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科间的联系,通过对教材开发,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一、运用数学知识纠错高效快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印象深,容易接受

初学物理的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漏掉单位或张冠李戴,为了解决这一存在普遍问题,一方面重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瞻前顾后,仔细审题。另一方面,强调物理量运算不仅是数学运算,也是单位之间的运算,并且是数字与单位同步运算。教师示范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演运算过程,学生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好。对同种物质,少数学生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纠错时,除运用物理知识外,还可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学生进行纠错,学生兴趣浓、印象深,易接受。

二、短路就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电源连接起来的电路发生短路时会烧毁电源,甚至会引起火灾,这就是电源短路。这样教学学生难免有谈虎色变的感觉。我尝试将用电器局部短路引入教学并进行实验。并指出这个实验还可应用与检修线路,适时将短路知识渗透在设计电路方面:有下列器材:一个电池组,一只灯泡,一只开关,一个电铃和导线若干。请设计一个自动看管奶牛的装置图,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当牛在圈内吃草,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当牛碰断了围住的细导线跑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养牛的人会及时发现。课后又将习题分为两类,若并联将其中一个短路,将会出现烧毁电源,若将其串联,将其中一个短路,另外一个用电器正常工作,电功率综合计算高低档问题也涉及用电器短路,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短路的了解,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利用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了得到物理规律、定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利用图像处理数据,描绘出图像,可以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物理规律。这也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考点的一个亮点例,如:在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设计出电路图,指出“两表一器”知识点的考察范围,指导学生实验探究得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要求学生依据实验所得数据分别作出电流——电压图像、电流——电阻图像,运用正比例反比例函数知识分析问题,在电流——电阻图像中,电流值与电阻的积就是控制不变的电压量,进一步加深对欧姆定律内容的理解。图像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例如: 有两个阻值不同定值电阻R1、 R2,他们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的图像如图:若R1、 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RR,在图像中的区域应该是 R1、 R2、R并、R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I/A Ⅰ R1

R2


U/V

不难看出此题综合考查的串并联的相关知识,这也是近几年中考命题趋势。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图像法还能很直观的把由于读数、计算等原因记录的错误数据排除。

四、巧用比值法解决物理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力学热学电学经常会遇到与比值有关的习题,掌握用比值法解答习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掌握物理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若它们的吸收热量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A 2:1 B 1:2 C 1:1 D 4:1

解答这类题的方法:

(熟悉已知量)m1= m2(给相应的物理量标注脚号加以区分)

(明确考察知识点)灵活运用热量计算公式:Q=cm△t

(将知识点,已知量,所求量结合起来)

Q=cm△t变形:C= Q/c△t

不难得出答案是:D

仅以此题阐述这类题做法,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比值法求解物理题,涉及到速度、密度、功、功率、热量欧姆定律、电功率、电功等重点章节,有时以选择题出现,有时以填空题,计算题出现,只要掌握这种解法,都会一一化解,达到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较浅显的见解,有不妥之处,愿与同行商讨,以便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倩.试论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帮助学生进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J].亚太教育,2016(30):49.

[2]齐冬建.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