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头转向游戏的延伸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0
/ 1

箭头转向游戏的延伸

陈琰瑾

陕西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幼儿园 712000


无意中看到箭头在装满水的杯子后改变方向的小实验,这一小实验用具体的、可见的图片让人感受到透过装满水的杯子能看到物体改变方向的科学现象。我顿时感觉这个小实验非常有趣,适合幼儿操作,于是我产生了将这一游戏设计到科学教学活动中的想法,我们小二班在幼儿园科学领域自主探究课程的理念引领下,开始了“小鸡快跑”的活动尝试。

3—4岁的幼儿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领域的认识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联系的过程。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根据本班幼儿特点设计了科学探究活动《小鸡快跑!》,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明白透过瓶子里的水能看见物体改变方向的现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科学活动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因此在制作教具初期,我先用透明玻璃杯进行“箭头转身”的实验,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如果直接放一个空杯子让幼儿自己加上水,孩子能发现箭头转身的现象,但是缺乏探究的过程。如何让幼儿从小实验中通过操作、自主探究,发现箭头转身的秘密,值得思考。

  1. 用生活中简单熟悉的材料支持幼儿探究。

游戏是幼儿最基础的活动形式,开展游戏首先离不开物质环境提供和游戏材料准备,影响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游戏材料。小班科学探究活动以幼儿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作为主要探究对象。“小鸡快跑”的活动,教师在材料方面投放透明的、可密封的事先装满水的玻璃瓶子。这样的材料既有利于幼儿在探究中观察与操作,又不会将水洒出来。从而保证了桌面的整洁干净,也保持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持久性。

  1. 以故事贯穿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是引发幼儿探究的动力,“小鸡快跑”以故事贯穿,激发幼儿兴趣。用小鸡遇见大狮子的故事导入,小鸡们出来散步,它们看见路前面有只大狮子,小鸡们吓得都走不动了,以如何帮助小鸡转身逃跑为鼓励幼儿探索的线索,激发幼儿积极探索与动脑的欲望。在幼儿操作、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次提出规则,如果不碰小鸡的身体怎样可以让小鸡转身往相反的方向走,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幼儿在操作尝试中,自主选择瓶子进行游戏。

三、适当放手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教师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幼儿操作规则,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调整瓶子与小鸡之间的距离,找合适的观察角度,最后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救小鸡的时候需要蹲下,装满水的瓶子放在小鸡正前方并与小鸡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帮助小鸡转身。因此在游戏中,教师适当放手,给予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能够帮助幼儿收获更多的经验。

四、多层次的材料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

在活动前利用家长资源帮忙收集透明的水果罐头瓶子,支持幼儿探究。活动中我刻意投放了装了水和没有装水的两类玻璃瓶,在幼儿未知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操作,之后将能帮助小鸡转身逃跑和不能帮助小鸡的瓶子进行分类,使幼儿发现装了水的玻璃瓶才能帮助小鸡转身逃跑。

当幼儿知道了装满水的瓶子能帮助小鸡转身后,教师再投放长条的图片,如幼儿熟悉的托马斯小火车、汪汪队等。鼓励幼儿在瓶子后拉动图片,让幼儿感受到一个动态的物体转身的现象。当幼儿看到这一现象时候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装满水的玻璃瓶可以帮助物体改变方向的科学现象的认识。

“小鸡快跑”的游戏幼儿兴趣十分浓厚,不仅结合了我园幼儿科学自主探究活动的理念,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形成幼儿“好探究、乐探究、善探究”的科学精神,也体现了幼儿游戏内涵的深刻挖掘。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究,在探究中感受了简单的科学现象,同时还获得了帮助小鸡逃跑的成就感。幼儿的科学探究的活动开展不再是传统的、常规的实验。只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抓住幼儿探索兴趣,一定能开展出丰富的科学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