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建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建探析

秦碧红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中学 711303

摘要: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不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推进教育改革和学生能力提升,会诊是工作制是一种新型的尝试,通过将德育工作转变为专业性技术操作层面,达到深化教改目标和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此种新型教育模式仍然存在着可完善的部分,但基于此种模式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作用,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现阶段发展情况就转型尝试所带来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将重点阐释会诊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方法,以期为其他教师提供研究内容。

关键词: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构建策略

引言:结合上文对教育会诊制的阐释,不难发现,此种模式需要合力诊断,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形成动态的运行机制,深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处于初期尝试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开展多样性的德育工作,进而完成初中学生问题转化的要求。

  1. 发挥以人为本的积极作用

会诊式德育工作模式,需要其他教师共同参与,由本班班主任牵头将学生具体心理问题和其他方面的困境阐释给多位教师,利用团体的力量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解决问题前,教师要对学生充分的了解,结合新课标理念可以发现德育工作要充分满足教改相关需求,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班主任要尽可能降低个人身份,与学生处在同等的交流空间内,产生心与心、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充分体现出对于学生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1]。有些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在出现心理问题和德育工作困境的环节中,常表现出茫然无措的状态,而利用会诊式可将此种困境传递给其他教师,利用集体的力量,并结合医院所采用的会诊方式,共同完成德育任务。教师能够保证以人为本原则的方法,要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对于整个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提升自我认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表达自我意愿的权利,使其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表述出个人想法,教师结合其所阐释的具体内容分析个人行为,改进现有的德育工作模式,促进形成灵性互动,加强彼此的情感交流。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与其他任课教师同时编写教育诊断意见书,采取轮流制的方式辅助德育工作的开展,在其中表明会诊过程中的对象和具体原则,展现在整个调解和缓解学生情绪过程所需要的准备和努力,构建相应的评价和运作机制,此种具有规定性的文件,能够帮助教师理顺德育工作的具体流程。

  1. 全面了解学生心理近况

学生处在初中阶段,其正经历青春期发育,每个学生生活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导致其性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某一个教师的教育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学生,教师要尝试不同种教学模式,深度了解每个学生在发展阶段所具备的特征性要素适用与其相匹配的教育方案。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强,班主任只需轻微提示即可引导其走向正确的道路,但有些学生个人理解能力较弱,并且问题隐患较大,此类学生教师要通过与现实生活相联合的具体事例使其感受到在现代社会正确规范个人行为,深化道德内涵的积极作用[2]。为保证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教师要采取会诊式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首先教师要保证与学生沟通的平等性,重视其作为独立个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设置针对性的举措,并联合其他任课教师探讨问题学生所存在的具体解决要素,并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其他教师多多对此位同学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其次要和家长形成互通的联系机制,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掌握学生出现现阶段问题的原因,从而优化学生个人心理素养。最后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开展会诊式家长会,连同家长任课教师共同商讨学生所存在问题,联系其他专家人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将此部分内容整理成档案,以期在后续工作中准确得到学生的原始信息。

  1. 树立榜样的作用形态

为达到相应的德育引导作用,教师要从个人道德修养提升层面出发,浅层含义的理解上要通过个人气质感染和感动问题学生,使其真实感受到道德修养对于社会生活的积极意义。同时联系其他教师研究个人能力提升和道德修养提高所需要继续深化的部分,鼓励教师重视在教育过程中的言行举止,主动帮助思想和心理上有困难的同学,为其传递正确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认识到个人错误并给予其改正的机会和自我反思的空间[3]。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班主任要扩大其进步的影响效果,在开学伊始对学生灌输思维德育的重要作用,明确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三观,对于后续发展的积极意义,总而言之,班主任要从个人能力水平提升出发,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诊是教育制度是一种基于国外会商模式和医院会诊制度相结合的理论类型,其能够解决离散困境,保证将学生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转化为良好的思想品质,通过多方面多主体的合作关系构建达到实施德育工作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杏英.初中德育工作现状及提效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9,11:32.


[2]高峰.“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分析[J].华夏教师,2019,36:86-87.


[3]柯昌政.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探究[A]..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