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分析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效果的影响

王兴婷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200

【摘要】目的:探究于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共计收集5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客观对比,采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数列分布,抽签同色划分一组,26例沿用传统优质护理,26例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个体化组患者于遵医行为、治疗主动性、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优质组(P<0.05)。结论:于血液透析护理中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于患者遵医行为、管理能力及护患关系有显著增益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血液透析作为临床常见的肾脏替代疗法,为临床治疗肾脏终末期主要手段,通过有效的透析仪器,针对血液内有害物质进行清除,以起到替代机体循环代谢的机制,延长患者预计生命时长[1]。随着临床医疗事业持续发展,临床学者于血液透析治疗中发现,其血液透析治疗质量呈现较大依赖性,对患者主观能动性、自我我管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于透析期间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收集5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 研究客观对比,患者病例收集时间为2018年3月1日至今,采用不同颜色记号笔数列分布,抽签同色划分一组,2组血液透析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数据比对(P>0.05)。

1.2方法

优质组辅以传统优质护理干预,于透析围治疗期,针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记录,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加强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若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应对性指导,严格按照血液透析护理规章开展服务[2];个体化组联合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模式,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明确患者护理需求,于患者血液透析之前为患者建立个性化档案,针对患者既往病史、现病史、用药史、合并症等进行综合评估,并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结合患者受教育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明确患者不同护理需求,针对性解答:(1)加强疾病基础宣教:针对疾病发病机制、治疗需求、血液透析开展有效性、临床应用优势、常见并发症、自我管理、心理健康对疾病治疗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专业性讲解,提高患者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并针对临床先进的血液透析研究及优秀的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讲解,显著帮助患者提高血液透析治疗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引入人文关怀理念,强化健康教育:于患者健康教育期间,采用察言观色的方式,若患者存在不良情绪,需及时开展有效的心理指导,采用角色互换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郁结情况,鼓励患者宣泄内心情绪,并针对患者疑难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的同时,可有效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引入人文关怀理念,主动询问患者护理、治疗感受,于临床护理期间,采用温和亲切的态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愉悦性[3];(3)有效的生活指导:考虑血液透析开展周期较长,患者居家护理开展有效的生活延续护理指导尤为重要,针对患者机体状况给予有效的营养指导,考虑患者需长时间接受血液透析,机体处于高凝状况,极易导致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于日常饮食期间需注意营养均衡的搭配,限制钠盐、油脂、含钾量过高、胆固醇过高食物摄入,确保患者机体营养均衡,以提高患者机体耐受度;并针对患者开展有效的运动指导,鼓励患者进行户外运动,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机制,并于患者透析之后开展有效的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宣教,可通过发放疾病相关手册,标注血液透析治疗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有效延伸院内护理方案。,引入多媒体管理的模式,开展基于微信管理平台为主的线上管理模式,为患者预留联系方式,开展有效的延续护理指导,不断强化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疾病进程及预后转归,不断完善及更改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贴合患者护理需求[4]

1.3评价标准

采用自拟护理效果评估量表,借鉴遵医行为量表、护理满意量表及患者管理能力量为依据,对患者遵医行为、治疗主动性、自我管理、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1. 结果

2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个体化组患者于遵医行为、治疗主动性、自我管理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优质组,差异显著(P<0.05),加表1。

表1 2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5fa0e9b8828f4_html_2bc9deb9d582d6ad.gif ±s/分]

组别

n

遵医行为

治疗主动性

自我管理

护理满意度

个体化组

28

83.26±8.95

85.03±10.05

89.63±10.18

90.72±9.92

优质组

28

71.05±7.56

73.61±8.94

74.93±8.79

75.08±9.05

t值


8.715

8.416

9.415

8.934

P值


0.000

0.00

0.000

0.000


  1. 讨论

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主要组成内容,临床开展主要以提高患者对疾病基础知识掌握度、治疗重视度及自我管理能力三大指标,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开展重视度更高,考虑血液透析患者病情较为危重,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呈现较大的个体依赖性,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均具有较高的要求,于临床护理期间需充分了解血液透析患者机体特异性表现及治疗需求,考虑疾病长期性及终身性,于健康教育期间充分重视患者心理健康对健康教育的影响,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性,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方式,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延伸院内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开展有效性,确保健康教育内容符合患者护理需求,以提高患者血液透析开展质量,为临床治疗保驾护航[5]

参考文献:

[1]曹云,李志红,丛金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3):87-89. .

[2]陈淑芹,黄卫红,陈志伟, 等.基于交互分析团体教育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自我管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40-42.

[3]白玉琴,储润,顾珍凤.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9):112-115.

[4]陈苗.授权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标和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8):37-39.

[5]黄升,陈海英.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