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德育,增强学科教学的人文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关注德育,增强学科教学的人文性

卢宇英

广东省湛江市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摘要:历史,是泱泱华夏数千年的记载,是人类历史的知识宝库,是当代人认识过去正视现在的镜子,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三观形成、道德树立、责任培养的关键时期,而高中历史作为传承经典、以史为鉴、弘扬理想、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更应以其自身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高中历史重知识教学而轻魅力感染的现状仍十分严重,对于发挥历史的德育教育实际价值起到阻碍作用。鉴于此,本文拟在针对高中历史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总结原因,分析利害,探讨高中历史如何关注德育,切实增强学科教学的人文性。

关键词:​高中历史 德育教育 学科教学人文性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科类学科,本身就是高中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阵地。2017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中历史发挥德育教育重要意义,进行核心素养培养方面。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高中历史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应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家国情怀与唯物史观结合,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充分发挥高中历史对于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精心设计课程,丰富德育内容

​ 随着新一轮初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注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更要侧重于品德和素质的培养,有意识的渗透德育教育做到德智结合,全面迎合素质教育要求以及综合人才培养需要。而高中历史教学本身就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道德修养、提升人文情怀、促进扬长发展为最终教学目的,但是当下课堂中德育教育内容却较少,为此,教师需要优化课堂内容,增设德育内容,切实发挥高中历史对于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认真设计课上环节,丰富课堂内容。例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例如播放与课程有关的德育短视频或图片,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例如“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这一课,教师则可以在课堂开始之时为学生播放抗日战争的视频,使学生切实感知到中国人民是具有顽强奋起、勤劳勇敢的道德品质的人民,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专家讲解爱国主义的视频,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爱国主义传承的会议讲解视频,使学生通过此类专家微课,进一步对课本内容提升认知和了解,也得到德育教育内容的感染。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下德育教育参考资料。很多学生对于历史课可能并不感兴趣,但是课后却喜欢自己去阅读一些历史的书籍或者是历史的电影,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具有德育教育意义的资料,比如《建党大业》、《八佰》、《甲午大海战》,由此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历史人文气息。


二、师爱引领成长,提升学习信心

历史这门学科对于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子而言最大的障碍就是伸缩性太大,即使基础知识足够扎实,也可能会出现成绩起伏较大的现象,而真正影响学生心态的就是此类科目。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心态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心态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以爱心为雨露,提升学习信心,于无声处绽放芳华。

高中阶段历史成绩有所波动虽为常事,但对于学生们来说却是大事儿,对于其心态与信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爱与关怀。每次考试结束,可以约谈班上部分同学,针对他们的问题对症下药,或是心理上的安抚鼓劲,或是战术上的规划指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爱与温暖,由此懂得感恩、奋力拼搏,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带着教师的爱不断前进。如果条件允许,高中历史教师可以自行阅读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与历史学习情况表,对于在课堂走神、不能按时高效完成历史作业、学习成绩下降的学生,要多关注多留意,必要时找其谈心,了解其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发现原因,并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帮助其解决问题,使其认识到在教师对其的关注,进而重新树立自信心。历史教师还可与班级班主任密切联系,实时关注课下学生历史学习情况,共同留意共同教育,切实保证高中生历史课程学习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发挥人本主义温暖,多一份关怀,绽放师德师风美好。


结束语:

强调人文情怀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首先是因为历史本就是一门充满人文气息的学科。其次,人文情怀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当下历史高考也注重考察学生自身对于历史人文气息的重视程度。为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情怀的熏陶,使学生对于历史学习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丁辉.以史育人,德育共进——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高考,2020(31):92-93.

[2]李炎.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与家庭德育有效衔接的实践与探索——以兰州新区舟曲中学为例[J].新课程,202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