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故事导入法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7
/ 2

浅析故事导入法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李云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鼓场街道中心完全小学 邮编: 551800

摘要:音乐是一种能够代表、反映人内心情感的艺术,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鼓舞人的进取精神,同时音乐作为一门素质学科,也成为小学课堂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在我国众多小学的音乐课上,也存在这不少漏洞与不足之处。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小学音乐课的现状,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分享了笔者的个人感悟,提出了希望能在国内小学音乐课上稍作尝试的建议,以利于小学生们在学习音乐的道路上更加轻松快乐。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效率

引言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小学音乐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常未能科学正确地使用该教学法进行有效教学,针对小学各个年级段的接受与领悟能力的差异,在使用故事导入法时,教师需适当地改变故事内容,使之更好地与所要传授的知识相契合。

1背景和意义

随着音乐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完成一节高质量的音乐课又成了音乐教育者的新难题。故事导入法是音乐课堂带入主题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其简单生动的课程内容非常受小学生欢迎,并且内容直切主题,有助于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联想,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促进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愉悦。由此可见,使用有趣的故事导入音乐课堂,对于学生理解音乐、学习音乐、交流互动都有诸多益处。本文以故事导入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要导入环节的主题,从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接受能力等因素出发,并作多方面分析,探讨故事导入法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益之处,总结了故事导入法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2故事导入法的概念

故事导入法是教师将故事与课程相结合,刻画出生动形象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感知体验,产生对新知识探求的迫切心情和欲望,进入对新知识学习的过程。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可以对应到课程的主题思想,使学生快速进入课程。老师还可以借助音像资料、课件PPT、教具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使故事导入法更为得心应手。

3故事导入法的积极作用

3.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趣的故事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本次课堂的某些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就像每晚妈妈的睡前故事一样让人期待。

3.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对于自身的注意力有时是难以自控的,经常会不知不觉地开小差,通过粗暴的警告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只能够起到提醒或者是反作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故事导入法,在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集中课堂注意力。

3.3塑造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

老师在用故事与学生沟通的时候,属于轻松、和蔼、温馨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心灵上的沟通,老师自然而然就成了学生的朋友,从而塑造出和蔼可亲的形象。

3.4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

音乐课堂的故事导入,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了解作曲家以及歌唱、演奏家所要表达的深厚感情,从更加广泛的角度去欣赏音乐作品,并且可以充实学生的音乐知识,了解更多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感情,从而提高音乐素养。

3.5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使用故事导入法来讲解音乐课堂的知识,属于发散型思维的串联讲解,听课的过程正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故事导入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所以故事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故事的内容进行联想,并与音乐本身相结合,使原本抽象难懂的音乐语言更易于学生理解。

4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效率可行的方法与对策

4.1优化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效率,就必须让学生建立起与音乐深刻的联系,一周一次或两次的音乐课必定是学生们翘首以盼的,如若此时教学方式再不改变,课堂无法活跃,同学们的参与更是寥寥无几。对于小学生,音乐课应主要以唱为主,不仅是因为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进去,而且鉴于小学生对理解能力还有所欠缺,对于歌曲的理解还无法深入,通过反复歌唱来形成记忆,这也是教育理论所支持的观点。第一节课尤为重要,教师们可以邀请每一位学生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不仅是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因为音乐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这样也利于教师接受到同学们的反馈。

4.2引导学生闭眼聆听,集中学生注意力

在欣赏乐曲前,教师要提出闭眼聆听的要求,让学生闭上眼睛,不看书、不看黑板,只需要用耳朵去聆听音乐,让大脑不受视觉等其他感官的影响,只是专注音乐旋律,并且抛出问题,如:“在听的过程中乐曲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感受,你的脑海里浮现初什么样的画面?”当学生闭上眼睛,能够避免很多外界的影响,若无意中看到旁边好玩的文具、书皮上可爱的图片或同桌听音乐时陶醉的神情,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都会非常影响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其思想很容易被这些带跑。

4.3善用微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学习就变得非常高效。微课就是一段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教师在课前提前制作,可以是动画、录像,也可以是PPT录屏生成的视频。微课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途径推送,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微课的特点就是简短、明了、生动有趣,能吸引人,并且适用于任何年龄段,从小学低、中、高段甚至到中学都适用。

结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故事导入,既是为切入音乐主题作铺垫,又对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大有裨益。故事导入的方法自由度较高,但是也应当注意最基本的原则,才能够呈现出一节优质的音乐课。

参考文献

[1]徐宇思.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效率[J].速读(下旬),2018(11).

[2]夏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当代音乐,2018(10).

[3]陶岚岚.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