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主体性的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5
/ 2

发展主体性的课堂教学

薛俊博

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中心小学 065000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探讨中,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形式,对促进学生主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体性教学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它的核心是要创造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并由此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在具体教学中,要建构一个合作的而非单一的,探究的而非灌输的,开放的而非封闭的课程文化。主题性教学意味着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特点,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他们的各种能力,意味着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一、建立合作、尊重、发展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是人际之间的交往活动,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沟通尤其重要。学生决不会在师生关系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反思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我们清楚的意识到:尽管教师们在教学中主观上很努力,但仍然摆脱不了“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传统模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的尽可能的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努力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因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锻炼和发展。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思维的引导者。实现教师角色与行为转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交往的学习环境。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且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快、成功的情感体验。其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而尊重的内涵是信任,要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的充分信任,要坚信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要相信所有学生有能力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自我评价。使整个教学过程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在合作交往中获取知识技能、学会学习,在平等、尊重、和谐的氛围中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第三、创设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的自我思考、决策,自己解决问题和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程虽然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从学生参与的状态,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参与的时间和形式,参与的时效性和延伸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 具体表现在:

(一)从目的上看,认为参与仅仅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看做是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从关系上看,认为学生的参与要完全服从教师的主导,完全是教师安排下的各种参与活动,使学生的参与处以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性。

(三)从方法上看,认为学生的参与仅仅是呼应教师所提的问题,使参与活动停留在表面,缺乏思维的深度。

(四)从形式上看,注重个体参与和一刀切的全体参与,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五)从时间上看,认为学生的参与仅仅限于课堂,使参与活动局限于40分钟,忽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决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上的人人说,人人动手,也决不能只图课上的热热闹闹,而要引导学生从思维和情感上进行深层次的参与。这样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四方面去努力:

(一)要运用交互原则鼓励学生质疑,课上要给学生留有质疑的时间,能要求老师说一说自己不明白之处,充分体现学生不是配角而是主人,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注意学生发起的参与活动,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参加学生对问题的辩论。因为学生对自己发起的探索兴趣最高,最能引发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二)要设计好教学中学生的活动,给孩子找事干。数学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不能把数学知识作为思维活动的结果去教,而应当作为思维活动过程本身去教。以活动贯穿教学始终,才能更好地凸现“数学教学是思维过程教学”这一现代数学思想。此外教师还要设计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注意思维的紧张度,要引导学生始终在所要探讨的问题上同步思维。

(三)要根据倾听原则,认真听学生的讨论,不只要听是否正确,更要听学生为什么这么说,还想说什么。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要倾听别人的发言,并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要把参与的观念引伸,加大参与的广度。课前,教师要有目的地鼓励学生参与查找资料,准备讨论等学习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后也可以继续让学生去观察,去查阅,去运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让知识和生活联在一起,更会增添学生参与的兴趣。

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