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新闻”的写作问题及规避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1
/ 2

“反转新闻”的写作问题及规避策略

王锟 苏静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北京 102602

【摘要】在新媒介环境下,“反转新闻”日渐成为一种“新常态”。本文通过诸多案例分析了“反转新闻”观点片面化、人物标签化、事实主观化、语言夸张化的写作特点,并提出了平衡时效性与准确性、结合对话性与深入性、把握多元化与引导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新闻从业者在实践层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反转新闻 写作问题 规避策略


“反转新闻”是指新闻在传播伊始,公众舆论一边倒,而随着更多真相和细节的披露,公众态度发生截然相反的逆转的一种新闻传播现象。随着新媒介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反转新闻”已经从个别现象日渐发展成为“新常态”,并对舆论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其写作问题与规避策略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专业价值。

一、“反转新闻”的写作问题

1、观点片面化

新闻报道在传播之初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闻报道本身表达的观点就是片面的。这种片面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是因客观条件或主观条件所限导致记者采访不到位,未能获得全方位信息所致,如“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26岁女子为救女孩被恶狗咬伤”等新闻,记者没有站在客观立场上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采访,而是听信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说辞,致使报道片面化;二是由于记者自身专业素养不够,对道听途说抱着想当然的态度草率报道,而没有慎重核实,如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的《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就是如此。

拉姆斯丁提出的“双面提示”免疫效果理论认为,受众若开始接受的是单方面信息,那么在接触相反观点时就极易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受众开始即接触到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当他们遇到反面宣传时,观点就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正是因为这些“反转新闻”在发布初期表现出明显的片面化倾向,受众在新的信息与细节进一步披露后,才会出现舆论大逆转的局面。

2、人物标签化

标签化作为一种自发的认识归类方法,是新闻媒体为第一时间吸引受众采取的简单快速应对方法。在新媒介技术飞速发展与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受众普遍缺乏时间、精力和耐心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分析判断。标签化处理不必绞尽脑汁地进行各种采访调查,只需大致了解事件内容,根据公众的刻板印象为新闻当事人贴一个当下热门标签,就可以攫取高额的社会关注度。因此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与新闻从业者往往会选择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

刻板印象是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提出的概念,指人们对某类人或事物相对固定的、概括笼统的看法。以刻板印象为依据进行判断,固然省时省力,却也会忽视个体差异,会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从而妨碍对人或事做出正确评价。“反转新闻”的标签化处理正是利用了刻板印象这一心理学现象。“中国老太在日本碰瓷”、“肾丢失肾萎缩”等事件都是新闻报道利用刻板印象进行标签化处理造成失实的典型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新闻报道利用公众的刻板印象对当事人进行标签化处理,而这些新闻报道再次加固了公众的刻板印象,公众越来越习惯于在固定思维和固定套路的报道模式下自动站队,越来越丧失理性判断能力,这又会导致新闻报道为了迎合受众需求,更加乐于采用标签化处理的方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事实主观化

客观真实是新闻的底线,但绝对的客观只能是新闻从业者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任何一个新闻记者都是从自身的认识水平、专业素养出发,根据所在媒体的需求,对新闻事实进行带有一定主观性的选择、判断和阐释。新闻的主观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这并不代表新闻事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反转新闻”却往往根据主观需要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甚至胡编乱造。《北大才女回乡创业:放弃白领,选择快递》的新闻报道将某快递公司经理徐璐推向舆论焦点,报道中称她是北大高材生,放弃北京白领生活,选择回乡创业做快递。当事人曾向记者强调,自己只是专升本,并非正规考入北大的本科生,但记者却通过隐瞒并误导受众引起大规模关注。

4、语言夸张化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养成了视听结合的阅读习惯。为了与电视、网络等以直观影像为传播媒介的新闻形态竞争,以文字为传播方式的新闻报道形式越来越重视可视化的写作方式,也就是注重把抽象概念的表述转换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描写,通过对典型细节的刻画使报道内容可闻、可视、可触、可感,使受众身临其境。

这种写作方式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但反转新闻却过犹不及,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用夸张的语言肆意夸大,即使是主观想象的场景也能描绘得栩栩如生,比如《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描写:“带着淤青的伤,拄着柴火拐棍,老人弯腰生起了灶火、烧热了火炕,因为做的一顿饭菜不合口味,七碟八碗的饭桌子被儿媳妇猛力掀翻,椅子上的一盆酸菜被扣翻落地,冒着热气,滚着汤水。收拾碟碗碎片的过程,老人不敢言语一句,头垂得很低。”这样的语言描写文学性很强,却也最容易引发受众的质疑:记者真的见证了这样的新闻现场吗?

二、规避“反转新闻”的写作策略

1、时效性与准确性的平衡

在新媒介环境下,尤其是当前社交媒体的普及,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最先发布信息的途径,传统媒体由于制作周期的限制,在时效性上难以与新媒体竞争。不少传统媒体陷入了片面追求时效性的焦虑中,因抢发新闻失于核实导致的“反转新闻”时有出现。

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要维持并提升自己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必须要做到时效性与准确性的平衡: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时效性,又要坚守真实性的底线,反复对比印证,写作时客观陈述,发表前严格把关审核,坚决避免为了争夺时效性使假新闻出笼。

2、对话性与深入性的结合

新闻报道的对话性是指新闻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新闻写作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采访时要真实地反映当事人的经历及其情感,不能先入为主、固守己见,写作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之一。将对话性作为采访和写作的指导思想之一,并不意味着完全迎合采访对象与受众的要求,而是秉持全面、客观、真实的新闻职业操守,透过现象看本质,使报道更加深入,帮助受众进行理性判断。因此将对话性与深入性结合起来,无疑能够有效避免反转新闻的出现。

3、多元化与导向性的把握

新媒介环境下,受众思想更为多元化,新闻报道应注意对不同思想观念和观点态度给予尊重,行文中切忌以居高临下的态度进行生硬灌输,否则易激起受众的反感和排斥,达不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

同时,不能放弃媒体正面舆论引导的功能。“反转新闻”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正是因其戳中了医患矛盾、贫富差距、食品安全等社会痛点。对于这些社会敏感问题,新闻报道不能像网络个人评论那样一味宣泄抱怨,而应在深入调查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做好解释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稳定器的功能。

从本质上讲,“反转新闻”是报道失实的表现,是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去中心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要避免“反转新闻”的出现,既需要从宏观方面规范网络秩序,营造良好的新闻生态环境,更需要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努力提高专业素质、秉持职业道德、坚守真实底线,客观严谨地写好每一篇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也谈“反转新闻”频现,传统媒体如何保持“定力”》,刘先根、彭应兵,《中国记者》2016年第5期。

2、《社交媒体时代“反转新闻”问题与策略探析》,刘航、谢辉,《南方电视学刊》2016年第4期。



姓名:王锟(1979.11--);性别:女,籍贯:山东济南,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有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新闻传播、媒介文化等;


姓名:苏静(1977.03—);性别:女;籍贯:河北石家庄学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法国里昂二大卢米埃尔电影学院研究方向:影视跨文化传播、中外影视教育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