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6
/ 2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李贝妮

云南师范大学 650500

摘要: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逐渐兴起,但因其非传统特征使该专业在诸多院校面临着边缘化处境。本文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出发,探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及现实运用问题,以便更充分地发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跨文化属性,让这一专业能够更好的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服务。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跨文化传播;策略

受中国经济体量及国际地位的双重加持,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翻开了彼时崭新的一页。如何在过去存在的客观概念下,破局专业边缘化定式,且使学生能够切实有效的借助专业渠道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下汉语国际教育学科教学中的重要选题。

时代进阶促使各类专业日趋多元化,想要从根源上解决新兴学科尴尬的边缘处境,就必须适应新时代文化传播诉求,稳抓教学,务实基础,体现特色。本文以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中跨文化传播存在在问题及对应策略。

一、跨文化传播理论基础

想要发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文化传播中的杠杆作用,首先要明确如何让跨文化传播成为可能。业界学者认为,跨文化传播发展需要遵循两个理论基础:首先,坚持文化与传播同构理论,其次,要认同人是传播的核心这一理念。[1]只有将这两条跨文化传播理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基础,才能发挥其文化交流的作用,为社会、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一) 文化与传播同构原则

文化与传播同构,通俗的表达方式为“文化就是传播,传播本身也是文化”萨丕尔(Edward Sapir)曾表述过这一观点。[2]在具体展开中应当注意,对传播形式上的研究会使其变得孤立,传播的过程也就是改变、融合、创造某种文化的过程。例如,人们总是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本民族的优越感,进而对文化传播造成阻碍。而回归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学理念,则应当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学会辩证思考,深入了解彼此差异,谨慎对待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民族语言间的跨文化传播。

(二)人是传播中的核心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要重视“人是传播中的核心”这一原则。从本质看,传播本身在主体间进行的,用相通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观察自我,确定自我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传播是关联人类存在的纽带,亦体现了生命的“本质”。

二、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文化传播问题

从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出发,如视野狭窄、语言工具论的局限思维已成为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视野较为狭窄,自我主义倾向

文化是一种互动性的存在,只有回到“互惠性理解”(reciprocal understanding),即在对话和合作中理解,才不至于走上单面化理解的歧路。[3]

从文化传播媒介分析,近年有关中国形象宣传的内容层出不穷,褒奖质疑声均有呈现。如果在跨国交流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本民族文化传播,而忽视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国际间的相互塑造等互动关系,便很难达到达到理想化的文化传播效果。同理,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如果仅是把教学内容单方面灌输给学生,而忽视了与他们的交流对话,则难以切实有效的实现“传播关系”吸收优秀成分、丰富中华文化的根本目的。 (二)语言工具论的思维方式

语言工具论认为语言只是一种手段,而忽略了语言原本就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过于强调语言的工具论,会对国际汉语教育的专业定位及文化传播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同的语言代表着文化差异的价值观与逻辑,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传播则标注了语言是形成文化基础、思维与意识方式的基石,其根本目的是能够促进文化的理解及视域的融合。

三、教学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应当正视出现的问题,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视域融合的基本视角来开展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传播课程。具体来说,可以从注重多文化交流、培养媒介话语表达能力、创新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改革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多元文化交流

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交际双方需要尊重各自的交际文化规则,尽量避免直接的文化冲突。这也就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其他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学校可以开设多种外语课让学生进行选修学习,这一过程,不仅是语言的基础性学习,更要沉浸到其他国家的文化思维中加以体会。

(二)培养媒介话语表达能力

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介进行表达,也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传播中重要的手段之一。跨文化传播不是依赖一方主体就能够形成意义建构,还需双方互动。这就要求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有恰当的话语方式,懂得一定的传播艺术。与此同时,应当在教学中强调文化主体间性,让学生在交流中能够自觉从他者的文化价值出发,增强双发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互动。

(三)创新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改革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不仅要有完备的汉语知识、教学技能,还应有实际的交际能力。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应当适当增加培养媒介素养能力的环节,具体来说,应当具有“文化交流史、跨文化传播媒介、心理研究等课程”。[4]另外,需要改革教学方式,应当在参与式、案例式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时,并将跨文化交流的效果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标准。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邀请国际新闻编辑,权威媒体的对外负责人,针对跨文化传播、国外媒介传播信息等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汉语国际教育的跨文化传播技巧。

参考文献

[1]单波.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109-119.

[2]爱德华・萨丕尔, 萨丕尔, Sapir,等.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商务印书馆, 1985.

[3]B.库玛著.文化全球化与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7:13

[4] (Saville—Troike.M,extending“communicative”concepts in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In L Lange& R.M Paige(Eds.).Culture as the Core:Perspectives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Charlotte.NC: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03

李贝妮 1992 辽宁省东港市 硕士在读 云南师范大学 6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