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 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心理护理对 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

胡亚萍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4例ICU重症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统计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在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CU重症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此法值得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效果

ICU患者病情复杂,进展迅速,需要及时控制,但IUC患者对疾病并不了解,认为重症疾病会伤害生命[1],导致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不利于治疗依从性。因此,在其治疗时,必要的护理非常重要,其可以保证治疗安全,减少并发症。本文以我院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在其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于2018年10月~2019年11月进行,抽取此阶段ICU重症患者64例,依据抽签法成立实验组(32例)与参照组(32例);一般资料显示,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5:17,年龄区间为34-67岁,平均年龄为(50.24±0.62)岁;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8:14,年龄区间为35-65岁,平均年龄为(50.15±0.74)岁;组间资料计算,统计学没有显示意义。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

    1. 护理方法

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对其进行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2],提升其舒适度。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以后,加行心理护理,主要内容为:(1)健康宣讲:耐心对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并将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让其意识到积极配合的重要性,对治疗充满信心,以健康的精神面貌接受治疗;(2)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明确疾病是可以治愈的;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对患者的态度要温和,护理操作手法要轻柔,感受患者情绪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安慰[3],通过家庭支持,让患者肯定自身价值;(3)关心体贴患者:护理人员要实行平等的原则,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在康复过程中,对其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获取其信任感,并尊重患者隐私,鼓励其勇敢表达自我,为尽快康复奠定基础。

    1. 观察指标

(1)负面情绪: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每个量表有20个项目,54分以上为抑郁,50分以上为焦虑,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负面情绪越严重;(2)护理满意度:运用我院自制的量表,调查患者满意情况,问卷分数区间为0-100分,非常满意为80分及以上;基本满意为60-79分;不满意为59分及以下。

    1. 统计学意义

临床数据用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之间行t值检验,用均数平方差(`x±s)表示;计数资料之间行X2检验,用百分比(n,%)显示;若是p小于0.05,统计学符合意义。

  1. 结果

2.1 两组情绪分析

表1显示,护理前,两组情绪评分基本一致。护理后,虽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更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

1:两组心理情绪对比(5f179a39380f6_html_394c79c628d3a10.gif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

32

53.25±0.63

24.85±0.17

55.24±0.69

27.76±0.26

参照组

32

53.13±0.74

35.96±0.05

55.18±0.75

37.49±0.53

t值

0.6984

354.6698

0.3330

93.2366

P值

0.4875

0.0000

0.7402

0.0000

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见表2,实验组护理效果更受患者满意,组间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

2:比较分析患者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32

19

11

2

30(93.75%)

参照组

32

10

14

8

24(75.00%)

X2

4.2667

P值

0.0388

  1. 讨论

ICU主要接收重症患者,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后、脏器衰竭等患者,病情严重且复杂,会对其心理情绪产生严重影响。此类患者担心手术不成功、疾病无法治疗或对疾病缺乏了解等[4],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针对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临床要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而常规护理只是对患者实行基础护理,关注其疾病进展,忽略了患者的内心想法,无法体现护理优势。心理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尊重患者内心感受,了解其诉求,以此制定科学的、全面的护理计划。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护理改变了传统护理理念,让护理人员主动为患者服务[5],不仅体现了人性化的理念,也增进了护患感情,符合现代护理医学的发展趋势,对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增加心理护理措施以后,其负面情绪得到缓解,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要比参照组具有优势,显示了此法的有效性。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得知,实验组概率为93.75%,高于参照组的75.00%,说明患者认可了心理护理效果,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依据ICU重症患者的病情特点,将心理护理用于其中,调节了患者心理情绪,提升了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存在。

【参考文献】

[1]赖振昕.心理护理对ICU清醒患者ICU综合征的预防效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2):210-213.

[2]袁娜娜,朱光宇,郑爽等.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1):4031-4033.

[3]林玉珍,高明珠,罗玉珍等.个性化心理视频干预在ICU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3):2774-2776,2777.

[4]黄波黎,李佳,毛玉婷等.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47-149.

[5]朱倩,毕芳.心理护理在改善ICU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心理状态及提高撤机成功率中的作用[J].饮食保健,2019,6(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