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交通土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3
/ 2

BIM技术在交通土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郭新华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内交通行业的发展愈发成熟完善。其中,土建工程的发展十分突出,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使用CAD软件与二维图纸辅助工程施工。但如今,工程施工复杂性明显提升,若仍使用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施工需求,急需引入新兴技术辅助施工,帮助工作人员实现突破。BIM技术可以将项目周期内包含的全部信息进行收录,建立数据信息模型,直观立体的展示项目建设现状,辅助工作人员快速解决现阶段存在的施工问题,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本文将简述BIM技术,分析其具体特征,进而提出基于交通土建工程管理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并开展一系列的研讨。

关键词:BIM技术;交通土建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交通业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土建工程的发展速度更是不断加快,渐渐发展成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撑。传统的以AutoCAD为主体的、二维图纸为核心的交通土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高度复杂化的工程施工的要求,急需寻找一些新的技术方法来取得新的进展,BIM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技术支持。BIM技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本文基于此背景来探讨BIM技术在交通土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BIM技术及其特点

BIM技术可以将项目工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信息技术数据作为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三维立体化的建筑模型,能够利用数字信息方针技术模拟建筑物的实际数据信息。其模拟数据信息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一致性、协调性、完备性、可视化、关联性、优化性、出图性以及模拟性。针对可视化特点来说,该项优势并非简单渲染和后期处理,而是使工程设计、施工以及决策等均实现可视化效果,并且可以暴露出设计与施工不足,对工程项目实施动态化管理。在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各单位与专业都处于相互协调发展状态,因此,比较注重事后控制。BIM技术协调性能够查找出工程项目中的不兼容问题,协调不同专业的碰撞问题,以此减少设计变更问题。对于模拟性来说,BIM技术不仅能够对工程模型进行模拟,还能够通过软件对虚拟事物进行模拟操作,明确最终施工方案,对施工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其次,BIM技术还能够模拟实验工程设计问题。

2BIM技术在交通土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交通土建工程设计阶段的应用

①提供准确三维环境的设计方法。BIM技术支持下的交通土建工程设计,首先借助无人机等测量技术构建地形图,直接反映地物外观位置,为设计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持;其次利用地质设计建模模型,利用岩石钻孔数据、地质平面图和地形图等快速构建项目区域三维地质模型;再次利用BIM技术精确构建项目区域管线分布,准确清晰定位管线空间位置;最后将精确实景模型、地质模型、管线模型进行集成,形成可以开展BIM设计的准确三维环境。②提供各专业协同设计的数据共享平台。传统的各专业间的建筑模型缺乏相应的协作,结构间的冲突都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修改,加大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通过BIM技术,实现各专业间的数据共享与互通,在设计前期对各专业设计进行碰撞检查,实现在共享平台下的协同设计,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

2.2施工阶段

以往的安全交底工作效果较差,工作人员对于施工重点、关键内容的描述过于轻微。BIM技术可实现可视化安全交底,加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交流,使现场工作人员掌握施工要点,明确施工流程。尤其是在复杂施工环节上,加深施工人员的认知与印象,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失误。BIM技术可在数据模型中进行标记,将施工注意项标注至相关区域。在安全管理人员组织施工时,快速进入标注区域查看施工现场,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检查施工要点,及时整顿施工的不合理之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虽然在经历长期的发展后,工程管理整体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造价管理是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量巨大,且对工作计算精度具有极高的要求。以往在计算工程量时,其计算结果受个人图纸理解与专业水平的影响较大,计算结果差异加大。从而导致校对工作量增加、施工争议较大。BIM技术则将所有项目数据进行收录,形成完整的数据库。软件内实现自动计算,减少因人为因素而影响计算结果,使计算数据更加客观。

2.3利用BIM技术开发各类施工方法

BIM技术可以为交通土建工程管理,提供准确三维环境的设计方法,借助无人机等测量技术,实现建筑方案的完善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因为这一技术可以将外观位置,向每一位施工人员清晰地展现出来。再加上地质设计建模模型的融入与应用,项目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就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尽快完善交通土建工程设计图纸。BIM技术还可以较为精确地构建起完善的项目区域,通过实景模型、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完善,促进BIM设计的应用范围的扩大。同时,各种数据共享平台之间的建筑模型的协作,也需要工作人员注意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只有BIM技术才能进行数据共享与互通,在最大范围内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很多不足之处,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而且BIM技术还可以为交通土建工程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方案比选与优化设计,同时在BIM模型集成基础之上,施工人员可以尽快完成景观的设计和展示,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效果图方案设计方式的创新与完善。还需要注意的是,通过BIM可以开展施工安全交底工作,便于施工人员更好地掌握施工工艺流程,模型上对应现场的位置也能够在BIM技术的指导之下得到不断调整,由此可见,可视化的4D施工进度控制也离不开BIM技术的支撑。这些专业模型与进度表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可以在BIM技术的支持之下得以展现,施工的界面、顺序与进度情况等具体内容,也都可以在BIM技术下得到完整呈现。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逐渐开始使用BIM技术,但普及率总体偏低。具体应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交通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韩久春,徐鑫.谈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J].安徽建筑,2017,24(05):256-257.

[2]蒋先进,罗金,蒋淮申.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1):69-70.

[3]刘铁民,曹明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建设阶段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5,18(0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