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全科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10
/ 2

观察全科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效果

马晓娟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行全科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方法:对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前后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全科组,各组25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在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科护理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全科组日常生活评分、社会活动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全科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全科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近年,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活习惯的转变,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此病常在晨间和夜间有咳嗽和排痰的症状发生,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因此,一旦被确诊为此疾病,需要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将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促进患者尽快恢复,除了进行及时治疗外,还应当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1]。本文就全科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护理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时间先后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全科组。常规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54-87岁,平均年龄为(68.1±5.6)岁,病程在1-4年,平均病程为(2.4±0.8)年。全科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在54-88岁,平均年龄为(70.5±5.7)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3.2±1.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其护理内容大致为: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给予相应治疗,并辅助采用基础性常规护理,以此促进康复。

全科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行全科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

①健康教育。患者在入院前,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入院须知,并带患者熟悉病房,以此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安、焦虑等心理。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相关病理知识,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度,促使他们能正确认识疾病,从而做好后续治疗及护理的心理准备。

②心理护理。患者因受到疾病的困扰,多数人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严重,需要护理人员多对其进行交流沟通。在沟通期间务必保持温柔、和蔼、亲切的语气和护理态度,以此降低护理纠纷,同时需要耐心听完患者的倾诉内容,找到谈话的重点,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以此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可以详细介绍成功案例、医师资质等,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建立起互信的桥梁。

②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环境中干净的卫生、适宜的温湿度,空气的流通和清新。注意叮嘱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对其作息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可根据患者的喜好放置一些海报、盆栽、照片等,还可放些轻音乐,以此保持患者轻松、愉悦的心情。

③营养护理。在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合理计划饮食,叮嘱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定要吃早餐,每天按时、按量进食。以此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④药物指导。指导其进行常规用药的方法和剂量,并告知正确用药后的作用、意义,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叮嘱其多饮水,以每日大于1500ml为宜,促进排尿。指导进行有效的咳嗽操作,促使痰液的有效排出,对排痰困难者,可进行雾化治疗。

⑤康复训练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做好腹式呼吸、缩唇护理、呼吸操训练的方法指导,每日2次,每次20min,以此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⑥出院指导。当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辅助进行出院手续的办理,并叮嘱其遵循医嘱服药,告知随意停药、换药的危害。叮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此评估预后情况,利于规划患者后续康复方案。

1.3 指标判定

采用SGRQ评价量表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评价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两方面,总分值越高,其生活质量越低。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计量资料(t)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为(5f07db957aeeb_html_b6c3012e55281064.gif ±s),若P<0.05,则判定结果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经比较,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全科组,经t经验,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1两组生活质量情况[5f07db957aeeb_html_b6c3012e55281064.gif±s),分]

组别

例数

日常生活

社会活动

常规组

25

2.6±0.6

2.4±0.8

全科组

25

1.8±0.2

1.5±0.2

t

-

6.325

5.457

P

-

0.001

0.001

    1.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病症,此病症不仅造成呼吸功能的损伤,还会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产生较大的影响[2]。本次研究中发现,临床中的常规护理效果远不及全科护理效果,全科护理更具实践价值。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宣讲,在饮食、用药、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护理指导,能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增强身体素质,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出院的目的[3][4]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全科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了,全科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利于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全科护理对治疗慢性阻塞性非疾病者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段文霞,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B].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29):29+36.

    2. 孟庆荣,全科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7,11(1):92.

    3. 郑敏,宴小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3):148-149.

    4. 徐娟,全科护理对老年冥想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B].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39):7633+7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