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效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2
/ 2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效益策略

朱吉祥

湖北省蕲春县第三实验小学 435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课程的深化改革,新型的小学教育体系也随之而生。新课程、新课标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机遇与方式,然而我国课堂式的教学手段却是不会改变的,因为教师与学生是通过教授与被教授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两者之间形成的统一性整体,是从古至今所不变的。而小学科学课的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小学科学的掌握程度如何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科学的对于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之上,我们要保证学生们的上课效率,不能把理论与实际行动混为一谈。在本篇文章,我将会以一名科学老师的口吻讲述当下的课堂如何顺应小学课程的标准,并且就如何达到提高科学课堂的上课质量的目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认识。

关键词:新课标教程;小学课堂教育;课堂效益

  1. 引言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是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质量较低,一方面原因是小学生的心智与能力不够成熟、充分,不能够接受高深的科学理论知识,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二是小学生的性格多样,教师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看来,在教育全面化的今天,探寻小学生的科学认知力已经成为当下小学义务教育的重点课题,同时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学习效益,也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师的首要问题。

  1. 当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 教学目标的不够明确

在我国的传统课堂之上,由于各种原因,教学的手段较为单一。在课堂上,多数教师只是一味地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并没有注重本质与原理的讲解,也很少让学生们进行实践动手的操作。部门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课上所讲的东西,除此之外,别无收获。教材内容的编排也比较随意,很多笔者在进行教科书编排的时候没有目的性,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知识接受能力。加之当下很多的学校已经将科学科目从小升初考试中取消,这就会使学生们学习科学的时间以及精力下降,不利于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1. 科学的深奥性与小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不排除部分小学生天资聪慧,对于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接受能力还是不太乐观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历程是极其繁琐与复杂的,怎样将一个深奥的学科讲述给年幼的孩子,是我们当下小学科学教师的一个难题。讲的深了,学生们对于知识不够理解,掌握不到其精髓,会导致小孩们产生对于科学的厌恶与恐惧;讲的浅了,怕孩子们听听就完事,不把知识放在心上,无法形成有效地知识体系。

  1. 提高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效益的策略

  1. 提高老师的讲课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性,许许多多取得成功的人士,也是因为做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句话当然也适合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是巨大的,我认为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例如:可以在酒精灯上放置装了水的塑料袋,装水的塑料袋不会破掉。借此现象来向学生们讲述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与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产生听课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的质量。此外,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注重多媒体的高质量使用,利用视频、图片等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向孩子们展示科技成果,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样的讲解方式是孩子们愿于接受的,并且学习之后记忆深刻,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 明确教学质量,进行系统的教学。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科学老师一定要负责。科学技术是严谨的,是创新的,是高水平的。在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时要多与一线科学教师、科研人员进行沟通,深入地了解当下学生们的知识状况与当下科技发展的前沿,确保制定良好的科学教学方针与制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该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置要确定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做要宁缺毋滥。

  1. 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增加实践课程,加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小学科学教育要大力倡导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生们通过自己去做,自己去观察实验的现象与科学问题,学生们才可以记忆深刻。为此,我们科学教师要多给学生们创造自己动手与同伴合作的机会,规定好课题,制定好目标,有意识的开展我们的科学教学工作。化抽象为具体,而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 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探究性、实验性的学科,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素养。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教导为辅助的原则,有效地开发小学生的知识潜力,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素质教育服务,为小学生追求科学的世界铺平带路。

参考文献:

[1]赵晓鹏.论小学科学教学的生活化[J].成功(教育).2013(05) [2]王思锦.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的提炼[J].中国教师.2015(23)

[3]樊永红.利用小学科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J].学周刊.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