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缺失的归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2
/ 2

大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缺失的归因探析

陈俊豪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摘要:分享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对于个体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帮助大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有利于促进其健康成长。本文以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大班幼儿分享意识缺失的归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大班幼儿在分享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方面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大班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归因分析

引言

“亲社会行为指的是个体做出所有促进其人际关系和社会交际的行为。”比如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分享行为、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礼让他人等都是亲社会行为,而这些行为中都包含着“利他”这一重要因素,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3—6岁的学龄儿童是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人格塑造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积极引导、培养发展其亲社会行为对于幼儿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大班幼儿表现出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缺失,进行了如下的归因分析。

一、性别不同的原因

虽然就分享意识来说,虽然男孩和女孩的差别不大,但是在分享行为上却有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即女孩较男孩更倾向于做出分享行为,男孩不善于分享,这与以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究其原因男孩和女孩分享行为的差异除了受自身生理因素影响之外,还与社会文化期待和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相关。从传统的传统角色认知来说,女孩应该是温柔、细心和敏感的,而男孩是粗犷、胆子大、好动的,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会不自觉地按照这样的固化的角色模式做性别区分的培养。所以,很多孩子的家长更愿意与女儿进行情感的交流和分享,而对男孩相对来说粗暴的约束较多,细腻的感情交流很少,这也就导致了女孩比男孩在情感上更细腻,更多地顾及别人的情绪,所以很少发生争执的现象,分享行为自然也就多起来;男孩就显得粗枝大叶,往往情感比较内敛,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愿意与他们分享。比如幼儿被问及为什么分享时,许多女孩的回答是:“我比彤彤大,当姐姐的要让妹妹”,“老师说分享才是好孩子”,“妈妈说要分享”,“他没有的话会不高兴”等,有个别女孩回答“三字经里说要和小朋友分享”,另外,男孩的回答有:“我自己还吃呢”,“我只和好朋友分享”,“他以前都没有给我”,可以看出女孩的温顺、听话一方面使她更易受成人外在权威的影响,比男孩更容易按照成人的要求指导自身行为,另一方面使她更能体会他人的情感然后融入自身应有的角色之中,当成人给予分享的建议时,女孩显得更为温顺,并认为自己要谦让、大度,要有做姐姐的样子,而男孩因自身性别特点和角色期待的影响在面对分享时更果断、爱憎分明,不给就是不给,当然这也可能与当时的分享情景和分享对象有很大关系。由此看出,社会文化期待和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是影响女孩和男孩分享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需要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时考虑幼儿自身的生理差异和心理特点,科学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二、分享行为滞后于分享意识的原因

从人类心理学上来看,幼儿的分享意识和行为是一项重要的人格特征,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形成道德感的重要基础。通常情况下,幼儿的分享行为玉分享意识不是同步存在的,而是存在滞后性,即表现为分享行为普遍滞后于分享意识。意识与行为,即对应为思想与行动。幼儿普遍存在分享意识,是由幼儿自身存在的同情心来决定的。经过人类心理学和人类行为研究成果认为,同情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是区分于动物的一项重要特征。同情心是人类社会构建起来的重要推动因素,是建立现代人类社会秩序的必要元素。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会喜欢帮助他人,对有需要的他人会主动关心帮助,喜欢为他人帮忙,并且不求回报等。分享意识是同情心所展现的一种具体的思维意识,是把同情心转化为具体的帮助他人的实践行为。正常的人类,包括幼儿都是具有分享意识的,他们喜欢通过分享去帮助别人,甚至渴望通过分享来展示自己的能力,肯定自身的价值。但是,思维意识不能等同于实际行动,思维决定行动,但是不能完全实现行动。因为要把分享意识转换为分享行为,是要实打实地付出代价的,需要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比如,食物、工具、衣服、房子、汽车等具体的私人物品,无私地分享给他人使用;或者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情感,关心、精力等,无私地分享给他人等,这些都会使自己原本占有的、享受的物品或情感受到损失,因此,当分享意识真要付诸于分享行为实践的时候,很多人包括幼儿,是会产生动摇的心里变化的,不能完全把善意的分享意识,真正转换为分享行为。因此,分享意识不能百分之百地转换为实际的分享行为,而且是比较多地存在的现象。

三、慷慨的分享意识和主动分享行为较少的原因

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的社会有很多幼儿属于独生子女。不仅如此,上世纪的80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成为父母后,在对下一代的教育上,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独生子女式的思维影响。独生子女式的思维状态,是指在独生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意识和心理状态,占有欲和独占欲强烈,对较少或者容易忽视关心他人的感受,分享意识不足,不能或者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作为独生子女的孩子,家长习惯认为只要尽己所能,努力给予孩子创造一尽可能好的物质环境和生活环境,就是对孩子最高层次的照顾和关怀,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就不需要、也没必要投人太多的精力和关注。在这种思想下,很容易导致幼儿缺乏分享意识,很难养成关心他人、为他人考虑的道德品质。很多独生子女的孩子缺乏爱心和同情心,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精神、较少关心别人的感受,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注重尊敬师长,不懂得回报他人的关怀和付出,具有霸道独断,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并且不具有与他人的合作与主动分享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莉,戴琼瑶.通过移情训练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2]嵇珺,刘晶波.幼儿分享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