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说明文教学的趣味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01
/ 2

浅谈提高说明文教学的趣味性

赵维薇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四川成都 611130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情节性较强的文章,而对说明性的文章不太感兴趣。有些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其实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本文试图就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及课堂效率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说明文;兴趣;欣赏

一直以来,如何上好一篇说明文是一个让我困惑的问题。表面上看,说明文教学应该是比较轻松容易的。因为说明文这种文体知识点很明确,无非就是讲授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只要在这样的大方向的指导下,一般是不容易出差错的。

可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上了多篇说明文后由于模式的单一和固定化,往往容易对说明文的学习失去兴趣。而教师在说明文的讲授中,也不大容易有较大的突破。并且,稍不注意还容易上成科普知识课。

有老师会认为说明文没什么好多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努力激发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向主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重视实物教学,学生在拓展中品出趣味

“文以曲为贵”,很多时候“曲” 的方式:小说情节波澜起伏,散文情感含而不露,戏曲矛盾冲突集中。但我们的说明文平实,学生就往往提不起精神,觉得千篇一律。如果单纯只是就文章本身来学,学生有时连直观的印象都无法留下,就更别说有多大的兴趣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是能够重视实物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提升,无疑可以增添文章的趣味性。

例如:我在讲授《说“屏”》这篇课文时,首先在课前花了很多功夫收集关于屏风的许多图片及相关资料。我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制作成一个视频短片。在课堂上,我以这个短片作为课堂导入。学生在欣赏短片的过程中,直观感知了屏风这样的艺术品的魅力,同时也对屏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就带着兴趣和欣赏的眼光学习这样的艺术品。另外,在这堂课上我还利用了学生很感兴趣的网络资源。我事先就制作了有关屏风图片的网页,将这穿插在课件当中。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页面,马上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然,有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屏风。我就准备了一座微型屏风,学生从欣赏中就可以获得独特的美的享受。

二、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和发掘趣味因素

说明文的实用性强。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课内外生活联系起来,多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说明文学习的指导作用被凸显出来,就能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授《生物入侵者》这篇说明文时,先给学生播放有关“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根据短篇回答:片中的生物入侵者是谁?它造成了什么样的危害?它为什么能够造成这样的危害?等问题。这样不仅让课堂马上变得活泼生动起来,也让学生对生物入侵者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此时的学生已经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着学生就可以充满热情的进入课文的学习了。而进入课文后也脱离了一惯的模式,让学生找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写了这些说明的对象的什么特点。而是设计了一个表格,分解知识点。表格内容包括:入侵者、故乡、入侵地、危害。这样较长的文章就不会让学生觉得繁琐,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这样的空格。通过这样的表格,也基本把本文的说明对象理清楚了。完成表格后通过设疑,让学生概括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这就从感性提升到理性了。最后再来分析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这堂说明文教学就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课内外的知识很好融合在了一起,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原来说明文还可以这样学。

三、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互动中出新趣

教学设计用心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不同方面的解读。即便是相同的问题,可能因为老师设计的不同,效果也大相径庭。另外我们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手到、眼到、耳到、心到。

例如:我在讲授《大雁归来》这篇文章时,针对分析说明文语言这一问题。本来按照一惯的思路设计的问题是:请勾画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说明其中的原因。在一个班讲课时,发现学生的反映很冷淡。后来经过思考,在另一个班我改变了提问方式,变为:假如给你一部相机,这部相机中只有一张底片。请问:你将用这张珍贵的底片拍摄文中的哪一幅画面?(1.请在文中划出这些句子;2.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选择的原因。)这次学生反映出极大的热情,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在梳理文章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完成利奥波德大雁观察记录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在分析本文的说明语言时,引入《辞海》在比较中品味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学生也感觉很新鲜,整堂课学生都十分的轻松。

四、拓展提升,构建知识体系

在说明文的教学中适当的拓展提高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对学生的视野是一种拓展,能力是一种提升,而且在扩大课堂容量的同时也可以体现教育三维目标中的思想情感教育目标。如:在讲授《大雁归来》时,我提升到了“大雁精神”的学习与思考;在讲授《说“屏”》时,我提升到了对传统文化的讨论等。

每一个语文人都在努力,希望说明文也能在“平淡”之中包含着不平淡, 也能带领学生看到诗和远方。我们应该对说明文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提升说明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