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对学生探究性大量阅读兴趣的培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高中语文对学生探究性大量阅读兴趣的培育

李永军

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

摘要:语文教育的旨归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言艺术素养,能够同步且高效实现此二重指标的最重要方式便在阅读、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对人生、生活、社会与历史时代等的思考,而大量阅读行为最有力的撬动点便是“探究”,即从一点开始,基于兴趣和求知欲,进行四散开去、深挖下去的阅读。但基于应试的需求,此本应有的阅读之义却被教师囿于教材局限内的细致的解析与对答题模型的提炼等代替了,而对其的重拾亦便成为必然。本文便就“高中语文对学生探究性大量阅读兴趣的培育”话题做出:激趣、延趣与引思此三大环节与方面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性阅读 大量阅读 兴趣培育

在现今的语文教育环境下,师生大多忙于、疲于接踵不断的大小应试而皆成为少读书、甚而不读书的人——这里的“书”并不指教材,而为“书的海洋”。如此状况的延宕将使语文教育的初衷及学生的人文艺术气质皆被失落,而反将加剧“高分低能”的教育之弊,使师生沦为应试的器械而无人与知识分子的灵性可言。为避免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性大量阅读兴趣的培育则当属重中之重的教研话题。下面,则是按照激趣、延趣、引思的逻辑对此话题进行的尝试探索。

1.激趣——对多媒体图像影视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材中或者学生现在所能够接触到的优秀文本或者资料的叙写对象大多属于历史,或者起码属在当下时间点之前的阶段内产物,这便产生了学生认知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感,而此距离便是学生不阅读或者不爱阅读的起源,亦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切入点。在此,我们需清醒地意识到这段距离是可弥补的,而弥补的方式则在对历史契合学生接收规律与倾向的形象生动化的呈现,也即对多媒体图像影视资源的充分利用。以使学生在此中受到历史事件或人物真实性的感染而产生进一步通过阅读走入对应历史时空中的兴趣。

例如:教材自读文本由于其是“自读”属性而常被师生忽略,但实际却是课标对其要求少而使其恰具有可供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如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其中提到了“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才华,十分欣赏......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这便涉及到了金岳霖与林徽因之间的故事,对此,为激发同学们对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金、林人物的认识兴趣,并进而激发其对于相关文本的阅读兴致,我则利用多媒体向其播放了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及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相关片段,以使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时代历史环境及林徽因、金岳霖其人之生活与情感,同时又提出“梁思成”的引子,而更激发同学们对这段历史、相关人物与其文学创作作品的深入探究兴趣。

2.延趣——对互联网自由查阅空间的保障给予

在“激趣”之后便理所应当为“延趣”的环节,即让学生在对多媒体图像影视资源的浏览观看过程中生成的深入探究兴趣延续下去而落实到实际的探究与切实的资源查阅和大量阅读中去。且现代普遍化的互联网科技、互联网便捷的查询功能与其内丰富的资源亦恰为此的视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对此条件的利用却需要教师对学生互联网使用时间与空间的给予。

例如:我们还以上述以《金岳霖先生》一文为起点的探究性大量阅读为例,继上述观看影视资源的环节之后,我则在与微机老师的协商之后带领同学们来到机房,让其各自上网去查询有关金岳霖、林徽因与梁思成之间的故事,同时,又提醒其去注意同在《金岳霖先生》一文中提到的沈从文、朱自清等当时同在西南联大的著名作家。在此查询过程中,同学们则会由金、林、梁查询至徐志摩,进而牵出一连串的与其相关的当时著名人物,如梁启超、林长民、陆小曼、章士钊、罗素、郁达夫、胡适、梁实秋等。并在对其之间关系的梳理与故事的了解中发现其作为当时引领中国社会进步走向的一群人在文学上所各有的建树:关于社会的、关于情感的、关于文艺的,如林徽因的著名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徐志摩的诗集《冷翡翠的一夜》、胡适的《尝试集》、戏剧《终身大事》及《文学改良刍议》等。由于同学们由此所生的对当时历史时代与对这一群人物的感动,而必将会以热烈的兴趣阅读此些文本,而更生成对于文学史、历史与文学的理解,从而得以促进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

3.引思——对阅读思考与灵思记录的大力提倡

《论语》中早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诠释学思结合的重要性,阅读则亦为如此——在大量的阅读中停下来去梳理所读、整合所读、思考所读,才可真正内化所读的精神营养,而实现思想与情怀的提升。

例如:在上述关于金岳霖、林徽因等人资料与其作品的查阅阅读之后,我则让同学们进行反思和体悟,并将所思和所悟进行书写。在此,同学们才得以真正去旁观者的客观视角面对那一段历史、那些人,而可写关于当时时空背景下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饱满和丰富,即其经历了中国变革与战乱、具有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的探究热情、具有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而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之下麻木的人的精神世界形成对比;可写关于对爱情的认知等。如此,来源于阅读的营养才便会真正融入同学们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而丰富其思想、拓展其眼界。

总之,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渠道而必得跳脱精读文本或者教材的藩篱而使学生以探究形式的阅读深入进更广阔的“书的海洋”中去,以求得思想的自由与精神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吕海博.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96-97.

【2】张晓坤.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9,17(2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