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内科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内科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马密桔

湖南省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内科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急救效率评分(95.48±0.54)分、护理态度(96.20±1.20)分、护理技能(94.03±1.46)分、环境质量(95.71±1.30)分、抢救成功率97.56%、患者死亡率2.44%、患者心功能(3.14±0.18)级。对照组急救效率评分(70.66±1.87)分、护理态度(72.58±3.79)分、护理技能(73.05±2.88)分、环境质量(71.95±1.56)分、抢救成功率85.36%、患者死亡率14.63%、患者心功能(1.01±0.20)级。结论: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心内科急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关键词: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心内科;急救护理

前言: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速度快,死亡率高。如护理不善,极容易产生医疗纠纷。临床研究发现,将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应用到心内科的急救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本文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持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观察了管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性别:男/女=20/21,年龄(64.72±8.81)岁,发病时间(1.41±0.62)h。对照组性别:男/女=19/22,年龄(64.84±7.45)岁,发病时间(1.50±0.54)h。两组患者可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实施流程,包括“分析问题”、“拟定方案”、“实施方案”、“效果评估”、“改进方案”等。方法如下:(1)分析问题:心内科需成立“急诊持续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召开会议,共同分析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心内科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急救效率”、“护理态度”、“专业技能”、“环境质量”为主。需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方可使护理质量得以提升。(2)拟定方案:心内科应实施“规范化抢救流程”,提高急救效率。应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改善其护理态度,提高其专业技能。并通过优化科室环境的方式,减少环境风险,提高护理质量。(3)实施方案:为提高急救效率,争取抢救时间。护理人员应于患者入院后,利用1--3min的时间立即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可将患者的生命体征输入病情评估系统中,根据评估结果,拟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案。病情严重者,应立即开放绿色通路,立即予以抢救。病情较轻者,可进一步予以观察。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用“分工站位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适当与患者沟通,减轻其恐惧情绪。抢救时,护理人员需与医生密切配合,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为预防护患纠纷,护理人员应积极改善自身的护理态度。当患者或其家属对相关问题存在疑问时,护理人员需耐心解答。护理人员应时刻显示出对患者的同情与关爱,提高其满意度。为增强专业技能,心内科护理人员需统一参与培训。从常见病、用药、饮食等方面,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为改善环境质量,护理人员需从病房的温度、湿度、清洁度、安全性等方面,加强环境护理,全面提高护理质量。(4)效果评估:方案实施期间,护理人员应每月一次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及时发现问题。(5)改进方案:护理人员需根据当前护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方案,再次应用到临床,持续性的提高护理质量。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急救效率评分(95.48±0.54)分、护理态度(96.20±1.20)分、护理技能(94.03±1.46)分、环境质量(95.71±1.30)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护理质量评分

3讨论

心内科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较为固定,护理人员需采用统一的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因此,护理方案中存在的漏洞很难被发现,护理质量的提升较为困难[1]。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管理后,该组患者急救效率评分(70.66±1.87)分、护理态度(72.58±3.79)分、护理技能(73.05±2.88)分、环境质量(71.95±1.56)分。表明,心内科的护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抢救成功率85.36%、患者死亡率14.63%、患者心功能(1.01±0.20)级。

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是在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所落实的一项护理模式[2]。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要求不断优化、更新护理计划,提高护理计划与患者需求的适应性。管理期间,实施规范化抢救流程,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3]。对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加强护理培训则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护理风险。改善护理态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而加强环境护理的优势,则在于能够预防医院感染等风险。使患者能够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治疗疾病,促进病情康复。本文研究发现,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后,本组患者急救效率评分(95.48±0.54)分、护理态度(96.20±1.20)分、护理技能(94.03±1.46)分、环境质量(95.71±1.30)分。与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相比,患者的评分更高。表明,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急救效率、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技能,优化了医院环境。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56%、患者死亡率2.44%、患者心功能(3.14±0.18)级。与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相比,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增强,预后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实施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心内科急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建议心内科将该模式应用到护理管理过程中,从急救效率、护理态度、专业技能等多方面入手,持续性的改进护理质量。在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改善医院的信誉与形象。

参考文献:

[1]曹玉英.基于JCI-IPSG标准的心内科患者安全目标持续改进的护理实践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8(24):80-83.

[2]谢萍.持续质量改进对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使用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15):92-93.

[3]韦新芳,朱秀娴,左柳.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08):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