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林秀明刁二猛张志敏

河北省东光县职教中心林秀明刁二猛张志敏061600

摘要:在从事职业教育的这几年中,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心得体会,逐渐领悟到“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一真理,想和广大的教师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本文主要论述了夸奖学生的意义、技巧、方式以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夸奖的意义技巧方式

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名合格的教师又应具备怎样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呢?相信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夸奖如阳光”这是美国的一句名言。所以你要用“夸奖”的方法培养出孩子的兴趣来。我们在广义上使用“夸奖”一词,其意思包括“鼓舞”、“鼓励”,也就是“表扬”、“赞扬”、“理解”、“支持”……夸奖是成功的催化剂,是最有效、最轻松的教学秘诀。掌握好夸奖这个法宝,就抓住了教学成功的关键!

夸奖,是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是浇灌学生进取心的甘泉。为使学生的学习生涯永远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个有水平懂教育的教师都应该始终如一、永葆热情地夸奖学生。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夸奖学生呢?首先: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优点、长处、成绩都烂熟于胸,对学生的性格、爱好、想法都了如指掌;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夸奖技巧。具体的说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确定最优内容。这里所说“优”是指学生身上最值得夸奖并且希望受到肯定之处,夸其所长。人人都有长处,人人都希望自己的长处受到夸奖。夸奖学生能写一手好字,能唱一首动听的歌曲,乐于助人等,会使学生兴奋不已,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的长处应该看的很清楚,大到理想和品质,小到一言一行,都有值得夸奖之处。夸其所想,师生之间应该常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大至世界风云,小至朋友交往、校园新闻、同学趣事,都应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师生之间就会更贴心,彼此的共同语言就会更多。夸其所爱,人各有所好,如果学生所爱好之事受到教师的肯定和夸奖,他一定会深感欣慰,学生迷上书法、绘画,你不妨夸奖学生的作品相当出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乐此不疲,即使教师无暇跟他同跑共练,也应该表示对“生命在于运动”的这句名言的赞同,夸奖学生具有非同一般的毅力,学生听到这些夸奖,谁不会心花怒放呢?第三:捕捉最佳时机。同一句夸奖在不同的时间说出,效果截然不同。夸奖学生要考虑时间、场合。

何时夸奖效果最好呢?

夸在人多时。在一些人多的场合受到夸奖,总会感到脸上有光,这是人之常情,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外班或外校老师来听课时,家长来访时,对学生适时夸奖一两句,哪怕只是“上课比以前遵守纪律了”,“对老师有礼貌”,“和同学关系都很融洽”之类似乎很平常的夸奖,学生也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夸在有成时。人在成功时心情格外舒畅,这时教师的一句称赞就如同锦上添花,其价值何抵万金?学生学习成绩进步,评上“三好生”,受到奖励,都可看作是或小或大的成功,这时,如果能听到教师的一句情真意切的夸奖,其欣喜之情可想而知,这夸奖足以向学生说明:教师正在分享你成功的喜悦呢!下次你一定做的更棒!

夸奖还要运用最妙方式。语言表达是一门奥妙无穷的艺术,用怎样的方式夸奖学生,也大有学问。恰倒好处的直接称赞,如学生热爱集体,对同学总是热情帮助,做作业总是很认真,很细心等等,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些闪光点,感人之事,用恰到好处的一两句话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由衷的赞美,这会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异曲同工的间接夸奖,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夸奖曲径通幽。有两种常用的方式:第一种是引用别人的话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意,学生纪律有进步了,教师可以对他说:“我们班的任课老师都说你最近遵守纪律了,课上也注意听讲了。”,虽然是引述他人之言,但比直接夸奖更令人陶醉。第二种是通过跟某位学生的对话来夸奖另一位学生。例如,小明平时学习不太努力,成绩平常,教师可以当着小刚的面教育小明说:你的成绩下降,在于怕吃苦怕下工夫,你看小刚,前一个阶段你俩的学习成绩差不多,但是小刚的学习一直很专住、很勤奋,成绩直线上升,你真应该向小刚学习!,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和小刚一样优秀!这样既是教育小明,又是称赞小刚,一箭双雕,意味深长。

既然夸奖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老师是不是就可以任意使用、恣意挥洒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我们知道,学生总是被批评、被否定,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容易丧失自信心、上进心;越批评,学生就越反感,越抵触,最后给老师来个“破罐子破摔”。可见,总是一味批评学生,的确不是教育学生的好办法。但是,一味地夸奖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滥用夸奖,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它的负面作用至少有:

1.老师只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或遮盖了学生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不能全面看待学生,不符合辨证法。过去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教条,一味批评,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总是夸奖,也不符合教育原则。

2.一味夸奖学生,势必让学生认为自己所有的言行举止都是正确的,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结果会导致学生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盲目自满,停滞不前。久而久之,便对夸奖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从而丧失了为获得夸奖而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兴趣,也就丧失了夸奖原本的意义和作用。

3.过度夸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负担,一种足以使之窒息的压力。一个始终生活在夸奖氛围中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委屈,精神上的承受力让人质疑,而由此引起的后果可能是不堪设想的。

这意味老师在使用夸奖这个利器时要发挥我们的智慧,准确地把握好尺度和方式,只有这样夸奖才能产生最好的教育功效。

参考文献:《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者:张自学邹德金新华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