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结束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结束艺术

黄光金

贵州省罗甸县第二中学黄光金

【摘要】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导入语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一节课的巧妙结尾也能达到“课虽终,趣不尽”的境界。结尾设计的好,则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结束;艺术性;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82【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4-0136-01

教学结束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一个特定的学习任务,即完成课堂学习的步骤。教学结束艺术则是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时,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而采用的各种教学行为的方式方法。

上好一堂数学课,不仅应当有良好的开端,更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当今的教学改革,是要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所以,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都应“慎终如始”避免“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危险,精心设计出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结语,给学生以启发、引导,让他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去求索知识的真谛。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应重视教学的结束,因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综合概括的功能

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我们把所授知识经过整理归纳、提炼概括形成新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我们在进行“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的教学时,由学生互动完成新内容学习后,引导学生作知识小结,让学生相互补充,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利用数轴可以比较数的大小,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通过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总结,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教学,既梳理讲授内容,又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的知识结构及规律。

二、条理化、系统化功能

一般来说,一堂课要经过几个教学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其中有主有次,而且后面的教学活动往往冲淡了前面的学习内容,学生一时难以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通过恰当的课堂结尾,可以帮助学生作一番简要的回忆和整理,理清知识脉络。例如,在进行“整式的加减”教学时,这样结束教学: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用所学知识解答如下问题吗?(投影显示)已知A=2a2+b2-c2,B=-3a2+b2+4c2,且A+B+C=0,求C,(让学生板演解题过程)

∵A+B+C=0,∴C=-A-B=-(2a2+b2-c2)-(-3a2+b2+4c2)=-2a2-b2+c2+3a2-b2-4c2=a2-2b2-3c2让学生对照解题过程归纳:(投影显示,先显示题目,学生回答后再填空)填空:

1.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整式加减的结果还是(整式)

3.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①根据题意列代数,遇到多项式应加括号;②有括号,应先去括号,③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后说:“你们课后能用今天的收获解答如下一道题吗?一个多项式加上X2+5X2-6得-X-3X2+X2+2,求这个多项式。请下节课带来答案,看谁正确。”这是一种练习法的结尾,让学生通过巩固练习的过程,归纳小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从而理清知识的脉络,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三、巩固强化功能

课程小结其实是一种“及时回忆”。依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课堂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后回忆其效率高出四倍,知识的再次重复深化,会加深记忆,例如在学完直线、射线和线段后,教师让学生回忆,并用比较异同式的方法总结成如下表:

利用这样的表格形式,使三者的异同点一目了然,这样的总结,通过分析、比较,既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属性或不同点,又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使学生对概念理解得更加准确、深刻,记得也更加牢固,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四、提纲挈领功能

好的教学小结便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使学生容易从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简化储存的信息,例如在教学“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时,可这样小结:(投影显示)1.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方程,再利用——方程的解法求解,而转化的关键步骤是去掉分式方程中的——。3.解分式方程时,有可能产生不适合原分式方程的根,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所以解分式方程时必须——。这样小结使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结构,能抓住本节课的重点,理清关系,起到提纲挈领,总揽全局的效果。

五、激趣开智功能

有激情的小结会使学生在感情上得到启迪、诱发,领会到新的感觉、新的情趣。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图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关系及不等式的解集的关系”时,教师让学生小结(投影显示:同一坐标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图像),联系屏幕图像讨论下列问题:

1.由坐标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函数关系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与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有什么联系?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相应的函数图像又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后提出:如果由坐标平面内两条平行的直线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会是怎样呢?同学们课后去讨论,下节课给老师一个结论好吗?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课堂小结的主要思维形成是归纳概括,所以好的课堂小结可以再次激起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教学结束艺术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完美的教学结束艺术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