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苏娟王建设

(陕西省西安庆华医院陕西西安710025)

【摘要】目的:探讨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3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7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密封式留置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穿刺评分、输液评分以及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0.32±3.18)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69.25±2.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密封式留置针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密封式留置针;儿科护理;护理效果;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253-01

儿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差,大多不能有效配合治疗,尤其在静脉穿刺中常需反复多次,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密封式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用药方便、能长时间留置、对血管刺激小的特点而被儿科临床广泛应用[1]。本研究选取我院3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再次探讨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3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89例,女性患儿161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4.37±1.53)岁;住院时间4~15d,平均(6.9±1.36)d,疱疹性咽峡炎患儿5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1例,支气管哮喘11例,感染性腹泻病22例,大叶性肺炎30例,急性支气管炎37例,急性喉炎15例,支气管肺炎72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45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75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皮试后采用常规穿刺进行静脉输液,研究组患儿实施密封式留置针护理,选择山东威海24号留置针,6cm×7cm透明贴膜,选择合适的位置及较粗、直、易固定的血管,从包装袋中取出留置针,以穿刺点为中心采用碘伏消毒2次后,以拇指及食指握住针柄缓慢刺入后,见回血后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将针芯拔出并固定留置针,封管时应使用脉冲式正压封管,输液结束后应夹紧留置针头的夹子,拔针时动作缓慢,并嘱患儿家属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2]。另外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还应采用同蹙移动的语言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留置针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加深对疾病及留置针的认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定时对留置部位进行消毒,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红肿、渗血,并给予及时处理,还应加强封管的处理,预防堵管,若患儿出现不适或并发症先兆应及时进行检查给予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3]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护理结束后,使患者及家属从穿刺、输液、健康教育三方面评价护理效果,并发症包括红肿、渗血两方面,并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满意度,共计10题,合计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穿刺评分、输液评分以及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分,x-±s)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0.32±3.18)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69.25±2.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血管能见度较低,输液渗漏的发生率较高,加之小儿治疗依从性差,给儿科护理带来极大的困难。静脉留置针生物相容性较好,可在血管内保留3~5天,能有效的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4]。密封式静脉留置针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尽可能减低感染的风险,另外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及时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更要积极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使其认识到留置针在治疗中的重要性,积极配合以提高护理质量[5]。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穿刺评分、输液评分以及健康教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0.32±3.18)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69.25±2.6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施密封式留置针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佩艳.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03:373-374.

[2]梁雪萍.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8:273-274.

[3]王义娥,吴英杰.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S2:288-289.

[4]刘彩莲.53例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8:20+22.

[5]隋建杰.密封式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S2: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