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临床分析

赵莉马建荣

(湖北省襄阳市紫荆妇产医院妇产科441000;湖北省襄阳市紫荆妇产医院超声科441000)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对围产儿结局及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跟踪随访的13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孕妇,按照前次是否为择期剖宫产及是否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将所有孕妇进行分组,对孕妇的术中情况及母婴结局等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前次择期剖宫产孕妇再生育时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几率显著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孕妇,前期择期剖宫产后在此妊娠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首次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掌握是促进再次妊娠时母婴不良解决发生率降低的关键。

【关键词】前置胎盘;再次妊娠;瘢痕子宫;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9-0061-01

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及子宫畸形矫正术等是形成瘢痕子宫的常见原因,其中剖宫产术是我国最为常见的原因[1]。瘢痕子宫现阶段在我国已经成为剖宫产的最常见原因,前次剖宫产再生育孕产妇具有较高的并发前置胎盘风险,极其容易造成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子宫破裂、子宫切除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现阶段前置胎盘发生率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而加大,严重威胁了母婴健康[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孕妇的妊娠结局,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跟踪随访的13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孕妇,按照前次是否为择期剖宫产及是否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将所有孕妇进行分组。年龄在28—3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2.61±1.07)岁。本研究得到孕妇、家属的许可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本次妊娠情况、一般情况、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情况等病例资料。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应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前次择期剖宫产孕妇再生育时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几率显著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孕妇,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前期择期剖宫产后在此妊娠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术中术中情况比较【n/%】

注:与同组凶险型前置胎盘比较,*P<0.05;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P<0.05。

表2两组围产儿情况比较【n/%】

注:与同组凶险型前置胎盘比较,*P<0.05。

3讨论

因为剖宫产率近几年居高不下,所造成的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并发症的出现受到了临床上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再次妊娠时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瘢痕处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孕妇产后大出血的风险,还增加了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几率[3-4]。当前我国二胎政策的提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产妇的剖宫产指征及并发症发生都值得临床上的高度关注[5]。本研究中前次择期剖宫产孕妇再生育时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几率显著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后剖宫产孕妇,前期择期剖宫产后在此妊娠并发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早产儿发生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住率均显著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综上所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极其容易并发前置胎盘,前次择期剖宫产的孕妇再次妊娠时母婴不良解决发生率及并发凶险性前置胎盘几率显著提升,对首次剖宫产指征进行严格掌握是促进再次妊娠时母婴不良解决发生率降低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高世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接受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模式分娩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2341-2344.

[2]胡如艳,陈嘉,王艳菊,陈真真.不同分娩方式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及新生儿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06):1023-1027.

[3]李庆梅,何文婵,杜薇,香庆波,利琼.整体护理干预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S1):437-438.

[4]闫敬梅,陈淑红,韩新贞,张秋萍,李志红.基层医院孕妇学校对不同文化层次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健康教育效果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08):860-861+864.

[5]周鑫广,张俊清,李莉,李保平,赵冠男,田捧,郭玉琪.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