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营销管理中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的实践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在电力营销管理中推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的实践经验

王玮蔡园静汤怡乾徐蔚春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营销部福州350009)

摘要:福州供电公司不断加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建设,使该系统在营销精益化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福州供电公司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维护、实用化推广措施等方面具体做法,分析总结了采集系统实用化产生的实际效益。

关键词:营销;采集系统;实用化;效率

0引言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不断加强,2015年福州供电公司以需求来出数据、以数据来助管理,深入挖掘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运用管理手段强制推行采集系统实用化,改变了原先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现场排查的“大水漫灌”模式,优化为采集主站监控分析优先、针对性开展现场异常核查的“精准滴灌”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益化水平。

1.实施背景

2014年,福州供电公司全面完成智能表全采集全覆盖的建设任务,智能表数量超过300万架,公专变采集终端数量接近4万台。2013年,公司采集设备的运维逐步进入常态化,采集成功率从建设初期的30%稳定提升至99%。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直接监控分析到低压电力设备和用户的末端运行数据,随着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不断加强,运用其来改变传统电力营销管理势在必行。传统的人工抄表、周期检查、批量巡视等工作不仅耗时耗力耗资源,且存在随意性大、差错率高、周期性长等弊端,造成较大的电量跑冒滴漏风险,大力推行采集系统实用化对提高现场工作效率无疑是历史的重要突破。

2.主要做法

2.1采集运维延伸到网络末端

在采集成功率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福州供电公司着力对解决采集盲区、不稳定区进行技术研究,同时为了应对各专业在采集系统上的使用需求,将以往只针对电量等基本数据的采集运维扩展到所有终端的合理运行状态。

2.1.1解决采集数据盲区

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和主站之间通信主要采用无线公网和光纤通信两种。无线公网通信存在高峰期拥堵,部分偏远地区存在较多无信号或信号较弱导致采集失败的问题。光纤通信需要敷设光缆、安装光通信设备,工程量大,成本高,维护管理及后续扩展也比较困难。2015年福州供电公司试点通过中压载波技术解决无信号地区的采集难题。

中压载波通信是利用10KV中压配电线作为传输通道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配电线分布广泛,以它作为传输通道,就不需要重新敷设通信线路,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信号在配电线中传输,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配电线架设到哪里,通信就可以延伸到哪里。

在福州供电公司试点进行中压载波技术改造的公专变,采集成功率由0提升至100%,且在投运以后始终保持采集成功,解决了长期以后信号问题导致采集失败的难题。

图1中压载波系统框图

2.1.2解决运维对象盲区。

随着采集数据的广泛应用,对采集数据的维护不能够粗放的停留在“采到”电量的基础上,运维范围应扩展到采集终端电池、终端版本号、终端接线不良等采集异常问题上。

2015年,通过监测交采电流电压异常,完成193个终端现场接线检查;通过比对变压器停电时间和终端上报时间,对1845台终端的内置电池进行现场核查、重新接线或更换,并现场进行停电试验;通过积极维护升级终端版本,维护终端档案,将全地区软件版本号异常终端从近百台降低到10台以内。

2.2应用体系推广到基层班组

2.2.1强化主站监控分析能力。

(1)编制主站人员工作日志。一是明确监控内容,将采集成功率、公专变表计数据准确性等列入日监控项目,将采集档案异常、交采数据异常、频繁停电、低压表计电压异常等列入周监控项目。二是明确任务分工,对主站人员进行细致分工,每项监控内容都有对应的人员跟踪数据运行和维护情况,每项异常工单都有对应的外勤人员落实现场运维和整改。三是明确消缺时限,每项工单按轻重缓急设定消缺时限,在时限内无法完成的消缺内容重点进行跟踪。

(2)县公司主站人员挂岗培训。为规范主站人员工作日志和业务流程,福州供电公司分批次组织县公司主站人员到计量室主站进行跟班挂岗培训,对采集调试流程、数据监控要求、档案偏差整改、异常工单跟踪等内容进行标准作业培训。

2.2.2强化班组应用查询能力。

为基层应用班组全面开通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账号,将采集系统的应用推广到各基层班组,营配班组通过采集系统的应用更好的进行数据和作业协同。营业专业,通过采集系统的开展电量分析;用电检查专业,在现场检查前先从采集系统调取用户电压、电流、负荷等数据,在反窃电工作前先查看用户的电表开盖记录,有针对性的开展违章用电查处、线损分析检查等工作;运检生产专业,参考采集系统公变运行负荷数据对重载、超载台变安排负荷迁移、台变改造计划等。

2.3闭环管控实用化数据。

采集主站人员每周对用户电压异常、公专变设备异常、台区频繁停电、公专变档案异常不一致等几十个数据项进行常态化监控,一方面发布本周的异常数和清单,另一方面通过与上周比对,跟踪环比整改情况,通过同业对标、绩效考核等手段落实整改,做到前后闭环。用管理手段来督促基层单位重视采集系统在营销现场工作中的应用。

3.实施效果

3.1管理效率提升。

中压载波技术的应用使偏远无信号地区成功采集,降低了抄表员现场抄表和日常运维的管理成本。对低压供电线路和公变设备的运行监控,以及后台的数据分析,使现场工作更加精准,更加有的放矢,为企业节约了日常普查的管理成本。

3.2经济效益提升。

从2015年4月到2016年2月,福州供电公司累计监控低压表计电压异常26435户,已整改26553户,整改率97%;累计监控高压专变电压异常513户,发现计量故障204户,累计追补电费超过100万元。通过监控低压用户开盖记录,查获窃电182户,累计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161万元;监控发现疑似台区关口计量异常263台,营配调协同配合,优化停电审批程序,营销部内部整改处理129台,停电处理134台,此类台区经处理后关口计量全部恢复正常,提升线损指标约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