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1-11
/ 2

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探微

邹月娇

关键词:教材;阅读;兴趣;特点;方法;现状

作者简介:邹月娇,任教于浙江省武义县武阳中学。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未来的文盲指的就是不会学习的人,而会学习的前提就是会阅读。长期以来,困扰学生成绩的“题没看清”、“理解错了”等因素,归根结底还是数学阅读能力差所致。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总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的事。其实不然,数学学习同样不能离开阅读。因为只有在数学阅读中才能让学生亲近数学、理解数学,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叙述能力、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了解数学阅读的现状,培养阅读意识

1.教师的“隔靴搔痒”,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形成数学阅读的意识。课堂上除了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同时不可忽略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教师在课堂内外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看”和“划”的基础上,这样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草草而过式的阅读教学带来的后果便是学生自以为读“懂”了,上课提不起情绪,影响了听课效果。

2.学生的“事不关己”,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因为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而认为研读数学教材是教师的事,事不关己,自己只是听懂课,会解题就行了。所以把数学课本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当教师布置了“看书”的作业时,总是把它当成“软作业”,因为知道教师不会检查,于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有的甚至解完题都不知题的内容。

二、根据数学阅读的特殊性,确定阅读方法

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有其独特的阅读方法:

(1)提纲挈领法

教师提前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并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类,列好阅读提纲,由学生按提纲的提示进行阅读,并完成阅读提纲中的问题,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使知识整体的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阅读教材的选择应由易到难,逐渐加深,且教材中问题明显,易懂、有趣;二是提纲中问题的设置要合理。一定要从教材性质、章节特点、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三是教师要做好现场指导,对于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当的阅读方法,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提高阅读效率。

(2)咬文嚼字法

阅读不能“矮人看戏”,贪图热闹、新奇,走马观花。数学语言抽象、严谨,数学思想隐而不显,数学方法奇诡多变,因此,读时切忌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而要字斟句酌,咬文嚼字,读出“平淡”下的“深刻”来。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真正理解,形成知识结构。每个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必须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3)融会贯通法

在阅读学习时,要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才能避免片言只语的肤浅印象,减少思维的盲目性,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理清各个概念、定理、公式的内在联系;从内在联系中抓住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将全部自学内容,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画图、列表等),组成知识的网络。譬如:“平行四边形以及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证明”,就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形成知识结构网。

(4)读写结合法

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譬如解决例题: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以这条线段的右端点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2厘米的圆。在A班什么也不说,给5分钟,完成后统计正误情况,结果51人中27人正确,5人画错了圆心的位置,19人画成了半径是2厘米的圆。在B班,教学流程如下:(1)发出声音自由阅读题目;(2)用铅笔画出其中的数学概念词汇;(3)互相说说“线段”、“右端点”、“圆心”、“直径”这些概念的意义,再指名说一说;(4)自由地大声读题目,要求注意断词断句和轻重缓急,读通读懂读会,读出韵味;(5)3分钟完成作图。结果50人中44人正确,6人把圆的直径画成了4厘米。本例题要求先画线段再画圆,两件事的联系在于线段的右端点是圆心,连续完成两件事,前者对后者的隐蔽干扰很显著,阅读时,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通过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让学生做好标记,画出重点、疑点、提问题、写眉批,将自己的一些灵感、心得及时整理在笔记上,手脑并用,以写“串”起思维的“珠链”,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三、调动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进行学习。为此,阅读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害问题,列出提纲或编制思考题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可创设交通安全的“刹车距离”情境,让学生利用所给的实验数据,动手绘图感知刹车距离与刹车时的速度之间近似于一个二次函数关系,然后观察图象,估计函数类型,并确定一个满足这些数据的函数关系式,进一步利用给出的刹车距离和车速限制判断某次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此让学生带着一种好奇的阅读情绪去阅读并参与学习过程,肯定会大大提高阅读质量。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安排学生阅读一些简单、易懂、有趣的数学书籍,提供数学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让学生慢慢养成数学阅读习惯,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逐步达到愿读、会读、乐读三种境界。例如: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的阅读,教师可以在课内指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可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可根据学生阅读时的情绪及时进行组织教学,调动学生阅读时的注意力。

四、发挥数学教材的作用,加强数学阅读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根源,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他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替代不了的。重视阅读数学课本,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阅读。

数学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新的知识,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与思维策略。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例如笔者在教学《黄金分割》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仔细地阅读教材,在掌握黄金分割定义的同时了解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起到了拓展延伸的作用。另外,让学生通过研究数学书本的长与宽的比,教室门窗的长与宽的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通过阅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让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

把数学阅读请进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亲近数学教学时拥有一个数学学习的心向,在拓宽视野时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在开掘智能时拥有一个数学的头脑。只有重视数学阅读,加强学生数学阅读的培养,才能达到知识与技能并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骞.立足于数学应用的数学课程改革[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8).

[2]严士健.让数学成为每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11).

[3]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浙江省武义县武阳中学

邮政编码:321200

OnMathematicsReadingTeachingStrategies

ZouYuejiao

Abstract:Injuniorhighschoolmathematicstextbook,cultivatingstudents’mathematicsreadingawarenessispenetratedintoitallthetime,notonlyintroducingconceptsandputtingforwardquestionsfromtherealityinthemainbodyoftextbooks,butalsoattachingimportancetosupplyquestionsofrealbackgroundinreadingmaterialssoastocultivatestudents’abilityinasking,analyzingandsolvingmathematicsproblemsanddeveloptheawarenessofapplyingmathematics.Thispaperthrowssomelightsonhowtomakefullyuseofmathematicstextbooks?andhowtoreadmathematicstextbook.

Keywords:textbooks;reading;interest;characters;methods;thecurrent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