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带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带教

任卿孙元婧

任卿孙元婧(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济南250033)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5-0318-02

【摘要】卫生部自2010年初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重点改革护理模式,运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带教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模式下更好的带教,引起医学院和教学医院相关人士诸多讨论,就这个问题我病区在临床带教方面采取新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带教新措施

为了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卫生部自2010年初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重点改革护理模式[1]。作为山大二院首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示范病房,除了临床护理工作积极响应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外,针对责任制整体护理这一模式下如何更好的带教,我病区在临床带教方面积极改革启动新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1重视护理实习生入科“第一日”宣教,强调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专业和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即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由专人负责全面计划和实施护理[1]。责任护士像医生一样分管患者,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把护士融入病人当中-我的患者我负责!真正体现了把时间还护士,把病人交给护士,服务零距离。围绕责任制整体护理制定在第一日让护生熟悉了解优质示范工程,尽快熟悉病区环境、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物品放置、科室相关规章制度。使护生的陌生感消除,尽快融入到病区工作中来。带领护生到病床前看责任护士是如何工作的,给护生建立初级印象。

2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及实习目标,改善讲课技巧

制定出六周的实习目标。实习生的班次主要分为两种,责任班、夜班,六个周的时间分为四个周的责任班、两个周夜班。每个班次都列出具体的实习目标。要求实习结束时护生要在带班老师指导下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病人各6人。带教老师随时抽查护生的分管病人的情况。每周有周计划及周目标,采用集中讲课,随时病房小讲座,床旁指导,注重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加强护生的动手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周召开护生学习心得交流会及时了解护生知识掌握情况。

3特色的责任班采取“一对一”带教,护生分管病人

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无疑制约了护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创造能力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无法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2]。带教老师把学生当做“辅助上班的工具”,护理过程讲解较少,学生只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护理操作,整天忙于更换被服、更换液体、打针、发药、测体温这些简单的操作,遇到病人时束手无策,机械的只会等候老师的指令,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弱,无法进行实际工作。现在我们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学生也分管病人,带班老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带教[3],进行床旁指导,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讲解新知识及护理技术和技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很多学生对我说她们在这个护理过程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一个护士应该有的基本素质,“我的患者我负责”,让她们感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了护理病人的艰辛,切实领会了“慎独精神”。

4出科考试采取床边综合能力测试

改变以往的“理论+操作”这一单一的考试模式,抽取护生所分管的一名患者,从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护理并发症、健康宣教、护理记录这5方面在病人床边进行综合测试,大大提高了护生考试的积极参与性,真正了解护生的临床知识掌握情况。

经过以上新措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护生的职业自豪感增强,树立成为一名真正护士的信心。

(2)护生工作热情、积极主动性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

(3)护生学习有针对性,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全面,床边综合能力提高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高,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人性化医疗服务,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病人满意了,社会满意了,医院的公信力、诚信度越来越高,病人越来越多。

(4)本着“今天的学生,明天的同事”这一原则,为我们临床护理这一行业储备大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兴凤,赵升田,毕建忠等.以责任制护理为切入点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医院,2010,14(11):19-21.

[2]吴素清,黄春霞.个性化临床带教模式创新初探.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4.

[3]杨朝爱,朱桂玉,曾伟.护生临床实习不同带教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