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技工院校放异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技工院校放异彩

陈伟

吉林省长春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陈伟

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汇了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不同程度地遭到毁弃。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在认真反省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新的伦理挑战与困惑后,对世界发出这样的忠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文化国防”的概念,笔者更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国防”重于“军事国防”。那么,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技能型人才的基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是校园之魂,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凝聚和文化底蕴的积蓄与传承,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思想、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打造教育核心竞争的强大内驱力,更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张标牌。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我校对办学理念的内涵的重要拓展和延伸。我校明确提出了“质量为先,管理为基,人本为重,诚信为源”的办学方针。弘扬传统文化对我校师生是一次重要的洗礼和陶冶,对我校的办学品味也将是一次重要的提升。目前我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建好校园文化,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学校文化内涵,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具体来讲,传统文化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是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自觉性。中国传统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我们中国不仅有辽阔的疆域、壮美的山河、勤劳的人民,更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技工院校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就会使他们油然而生出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建设祖国的热情。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过去的辉煌是祖先们创造的,中华民族未来的腾飞需要他们这一代人继往开来的奋斗。这在无形中就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

二是可以养成良好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其核心内容就是教育人、塑造人、选拔人、使用人,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良善、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道德培养方面,中国文化讲气节,“士可杀不可辱”;讲情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讲礼义,一举一动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讲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讲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讲良心,最低标准也是时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不做伤天害理、违反道德标准的事。所有这些,在今天的道德教育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是可以指导人生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人生经验的总结,对后人具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毛泽东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少不了毛泽东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广泛了解和深刻理解。毛泽东遍读二十四史,对古典文学更是爱不释手。其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得心应手的运用,使他成为谋略超群、文采飞扬的一代领袖。具体到每一个平常人,中国传统文化也会给他的事业和生活提供某些启示。技工院校学生大多知识水平一般、道德水准较低,即使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而传统文化正可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素材。虽然是间接的,但如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自当受益匪浅。

四是可以增添人生情趣。传统文化能使人内涵丰富,情趣盎然。古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歌赋魅力自不待言,就连看小说,如果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就会多一层理解,更有欣赏水平,如《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的文学、宗教底蕴,非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不能尽悉,以至于出现一门“红学”。如果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欣赏起来就会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在当今虽已不再是人们的精神信仰和行为规范,但其本身仍具有无穷的魅力。技工院校学生正可从中汲取营养,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如此重要,我们也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重点灌输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信”、“礼”、“孝”、“谨”、“恕”六方面内容,并结合我校实际和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引导他们感知、品味、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六讲”。

讲仁义教育。“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心,即人们互存、互爱、互助。通过教育,着重引导学生对他人尊重和友爱,关心和帮助。

讲信用教育。“信”作为儒家伦理范畴,意为诚实,守信用。通过教育,着重引导学生忠诚老实,表里如一,说话办事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认真履行诺言。讲礼节教育。“礼”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着重引导学生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举止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

讲孝道教育。“孝”是中华民族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通过教育,着重引导学生用良好的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主动和父母交流学习和生活情况,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尊重老师的劳动,自觉接受师长的教导。

讲勤谨教育。勤劳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教育,着重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等、不靠、不拖沓,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做事谨慎,言语小心,不轻举妄动,不随心所欲;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衣着简朴,仪表端庄,举止大方。

讲容恕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通过教育,着重引导学生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多些理解,少些误会;多些和气,少些争吵;豁达大度、胸怀宽阔,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而促进团结、安定与和谐。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我校的做法是:

1.在教师中首先认知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指出了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性,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身教胜于言传。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2.弘扬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在生活中受教育,在教育中成长成才。具体做到以下五点:

一是读,以《弟子规》等为主要内容,利用每天晨读等时间,广泛开展经典传统文化诵读活动,并通过交流心得体、主题班会等活动,引导自觉接受传统美德。

二是宣,利用学校的墙壁宣传传统文化,设立“文化墙”。此外,利用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和学习园地、网站、网页等阵地,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是写,开展“学经典、写人生、强素质”征文活动。在对“仁”、“信”、“礼”、“孝”、“谨”、“恕”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基础上,组织主题征文活动,以文抒怀,并选出优秀征文,汇编成册,供广大学生学习交流。

四是赛,开展分层次组织多形式的传统经典知识竞赛活动,寓教于赛,以赛促学。

五是评,开展争当“文明优雅好学生”活动。紧扣“五讲”,围绕“四个一”标准,(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为;每周帮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事;每月为学校或班级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每学期主动参加一次公益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评选“班十佳”、“校十佳”“文明优雅好学生”,并通过学校板报阵地和媒体进行宣传,以典型的示范影响他人,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

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面推进了我校质量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为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万人百亩、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技师学院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