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字缝合会阴切口的体会

/ 1

“8”字缝合会阴切口的体会

程万林

程万林(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民医院150900)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101-02

【关键词】会阴“8”字缝合

会阴切开术在产科比较常见。近年来,随着国产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优生优育认识的提高,会阴切开率也日渐上升。适宜的缝合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产妇产时产后的痛苦,而且可以提高病房床位的周转率。1996年6月~12月,我科对63例单纯性会阴侧切的产妇,采用了“8”字缝合术,收到了良好盼临床效果,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孕周在36~42周之间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46例,会阴切开63例,包括胎膜早破29例,羊水Ⅱ°~Ⅲ°污染11例。其中侧切加胎头吸引助娩16例,分娩后全部采用“8”字缝合术,术后均按48小时拆线,全部取得了Ⅰ期愈合的临床效果。

2方法

2.1“8”字缝合法

(1)常规检查阴道部位有无裂伤,原切口有无向上向深部延长,然后用生理盐水常规冲洗伤口,对于有羊水Ⅲ°。污染的切口,给予甲硝唑G注射渡250ml进行伤口冲洗,以清除污染,提高伤口的Ⅰ期愈合率。

(2)用“0”号肠线从阴道粘膜切口顶端上0.5cm处开始,连续或间断缝合阴道粘膜至处女膜处。

(3)用“0”号丝线缝合皮肤、皮下脂肪及肌层:从皮肤层切口左侧距顶端0.5cm且离切口缘0.5cm处进针,在同侧内切面的1/2处出针;又从切口右切面的1/2处进针,向切口的内处缝合肌层部分,再从左切面的内1/2处出针;最后从切口右侧切面的内1/2处进针,同侧皮肤层于对侧籀对应的且离切口缘0.5cm处出针;褥式缝合皮肤切口,将线拉紧,在切口左侧打结,这样即形成一个完整的“8”字,即缝完一针。整个切口缝合3~5针.两针之间相距1.5cm为宣,但注意不要留有缝隙,术后48小时拆线。

2.2常用分层缝合法

常规检查和切口冲洗同上。用“0”号肠线连续或间断缝台阴道粘膜至处女膜处;同样用肠线分别缝合肌层、皮下脂肪层。用“0”号丝线缝台皮肤层。术后5天拆线。

3临床结果观察

63例会阴切开采用“8”字缝合术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口服,会阴擦洗每日一次。对于胎膜早破,羊水Ⅲ度污染者,给予青霉索400万单位,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二次。术后48小时按时拆线,均达到了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裂开等现象。

4应用体会

4.1会阴侧切“8”字缝合术的优点是减少了以往逐层缝音的步骤,同时也节省了缝合材料,更主要的是减少了产妇的疼痛时间与伤口的出血时间,也减少了伤口的出血量。

4.2缩短了缝合时间。缝台时间的缩短。对切口的愈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将皮肤、皮下脂肪及肌层合为一层缝合,减少了伤口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也就减少了伤口的感染机会,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溶液冲洗伤口,进一步清除了污染,提高了伤口的愈合率。

4.3在缝合皮肤、皮下脂肪及肌层时,不要把线拉得太紧,以切口两缘对齐合好,不留缝隙,不出血为最好,两针之间相距1.5cm为宣。针距不可过密,以免影响伤口处的血液循环而出现水肿。对于术后有水肿的产妇,可给予TDP照射,每日二次。一般于术后48小时能够消除水肿,不影响拆线。

4.4缩短了愈合时间:由于“8”字缝合仅为两层缝合,仅粘膜层有少许肠线,伤口内异物少,视体无明显的排异反应,避免了吸收肠线不完全而产生硬结的麻须。故伤口一般无肿痛及感染,而使伤口愈台时间明显缩短。48小时拆线后,伤口愈合好,无硬结,且瘢痕小。

参考文献

[1]王泽华.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夏恩兰.会阴切开术对性生活的影响.中级医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