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临床分析

高作文娄金书

高作文娄金书(解放军86医院肿瘤科安徽当涂243100)

【摘要】目的比较唑来膦酸与氯曲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唑来膦酸、氯曲膦酸二钠治疗两疗程,观察疼痛及KPS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疼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8.89%(p>0.05)。唑来膦酸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1.67±12.95、77.22±7.51,p<0.01。氯曲膦酸二钠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62.22±13.52、76.11±6.97,p<0.01。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唑来膦酸与氯曲膦酸二钠均能有效缓解肺癌骨转移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但唑来膦酸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唑来膦酸氯曲膦酸二钠肺癌转移性骨肿瘤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252-01

骨转移癌是肺癌常见的并发症,能引起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了患者生存时间。目前治疗骨转移的双膦酸盐类是公认的有效药物,唑来膦酸为其第三代产品,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我科用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并与氯曲膦酸二钠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伴有溶骨性病变的肺癌患者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0-80岁,中位年龄58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骨转移灶经X线或CT、MRI、ECT证实,1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双膦酸盐、全身核素治疗及转移部位放射治疗的患者,KPS评分4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所有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唑来膦酸组和氯曲膦酸二钠组,两组基线特征如表1,无统计学差异。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唑来膦酸组,唑来膦酸4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输注15分钟至30分钟,4周后重复给药。氯曲膦酸二钠组,氯曲膦酸二钠300mg+生理盐水500ml,静脉输注4小时,每天一次,连用5天,4周后重复给药。两组均至少完成2周期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治疗2周期后骨痛、KPS评分的改善情况及毒副反应。

1.3.1骨痛:按照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Ⅰ级:轻度疼痛,可耐受,能正常生活不影响睡眠;Ⅱ级: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睡眠,要求服用镇痛药;Ⅲ级:疼痛剧烈不能忍受,严重影响睡眠,需要麻醉药止痛。依据WHO推荐标准评估止痛疗效:完全缓解(CR):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轻度缓解(MR):疼痛较用药前减轻,睡眠仍受干扰;无效(NR):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变化。有效病例(RR=CR+PR):疼痛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

1.3.2生存质量按Karnofsky评分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情况。

1.3.3毒副反应:按WHO毒性分级标准评定,观察有无发热、肌痛等及对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骨痛治疗效果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2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情况:唑来膦酸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1.67±12.95.,77.22±7.51,t=6.337,p<0.001。氯曲膦酸二钠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2.22±13.52,76.11±6.97,t=6.942,p<0.001。两组治疗后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唑来膦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6/18),氯曲膦酸二钠组为27.8%(5/18),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骨痛加重、发热、头痛及关节痛,均为轻度,无需特殊处理,本研究中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未观察到Ⅲ~Ⅳ度不良反应。

3讨论

肺癌患者的转移性骨溶解可导致骨结构破坏,引发骨痛、高钙血症等,甚至病理性骨折,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骨转移性疼痛,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骨转移患者在临床上除了常规的化疗、放疗或同位素治疗外,也采用其他药物治疗,选择降低破骨细胞活性的药物则是治疗肿瘤骨转移的有效方法。体外研究显示,双膦酸盐可抑制人肺癌细胞的黏附、移动及侵袭作用[1]。并有分析表明,定期使用双膦酸盐12周后止痛疗效更明显[2]。唑来膦酸为新型含氮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和高钙血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诱导其凋亡,减少骨组织中钙的释放,能有效的防止正常或病理性骨吸收,降低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3]。

本试验显示,唑来膦酸治疗溶骨性破坏引起骨痛的有效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氯曲膦酸二钠相似。而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未发现Ⅲ~Ⅳ度不良反应。

在目前开发的二膦酸盐中,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抑制作用最强,体外试验表明,其抗骨吸收作用是氯曲膦酸二钠的2000倍[4],因而唑来膦酸具有每次用量少(4mg)、用药时间短(静脉滴注15~30min)、每疗程仅需一次的特点,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俞惠新,林秀峰,谭成等.埃本膦酸钠对肺癌H446细胞体外黏附、移动和侵袭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12):888-890.

[2]WongR,ShuklaVK,MensinkaiSetal.Bisphosphonateagentsforthemanagementofpainsecondarytobonemetastases:asystematicreviewofeffectivenessandsafety[J].CCOHTATechnolRep,2004,(1):45.

[3]RosenLS,GordonD,KaminskiM,etal.Long-termefficacyandsafetyofzoledronicacidcomparedwithpamidronatedisodiuminthetreatmentofskeletalcomplicationsinpatientswithadvancedmultiplemyelomaorbreastcarcinoma:arandomized,double-blind,multicenter,comparativetrial[J].Cancer,2003;98:1735-1744

[4]LiEC,DavisLE.Zoledronicacid:anewparenteralbisphosphonate[J].ClinTher,2003,25(11):2669-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