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方法探究

张美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艾山二中张美

新课程改革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填鸭式”教学为自主学习。经过深思和再三的考虑,我决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实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缩短学生数学水平的差距,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我班内学生数学水平差距甚大,根据优秀生与中等生以及学困生的比例进行了分组,一个学习小组有四人组成,其中一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为这样的五步曲:

一、自学

让自己去发现基础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要相信每一个学生,放手让他们去学习,让学生自学,这并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实际上数学的新知识大多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自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自学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自学时,一般采用边看、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课本中的定义、定理、例题等相关内容细细思考,把不明白的做一下标记。然后用课本上的习题检测一下自己的掌握情况,对于自己不会的题目做出标示。

二、合作交流

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完成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小组成员进行探讨,交流过程中不能让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就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哪类学生为主要的发言人,尽量的让学困生发挥他们的潜能,积极的参与,尽量给学困生一发言表现的机会。有些问题也可以各抒己见,每个人发表出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跟见解,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且通过激烈的争辩,刺激大脑皮层,从而引起人的亢奋,使所讨论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必要时组长还要结合具体的做法(如折纸,剪纸,实物演示等),采用直观方法,把抽象难懂的知识具体化,以减缓知识的坡度,慢慢理解得出结论。从而弥补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产生的不足,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较多的机会。在同学们交流探索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交流,或者来回巡视,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地纠正,对于存在疑惑多的问题,教师要做一纪录,以便在下一环节中教师有的放矢。

三、教师释疑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对于大多学生存在疑惑的问题,一般是那种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或者是空间想象能力较强,或者实用性较强的问题,教师要结合题目的特点,给与引导,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减缓知识的坡度,让学生能较容易的接受。例如:学完整式乘法后有部分学生在做混合题时,往往记混了那几个运算公式,结合同学们的不足,我引导他们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即“系数的运算总比指数的运算高一级”,有了这一规律的指导,学生们的运算准确程度大大提高了,也不觉得枯燥无味了,学生们也感受到了知识是有规律及内在联系的。

四、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培养学优生而设计,针对我们班学优生不是很突出、人数比重不是很大这一现象,也是适应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要求,教师将优选出一些能力拓展题,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钻研得深入一些。出题时不拘泥于固定的程式,不要拘泥于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可以将问题重组,延伸、辐射到其他已学章节或者其他学科,对学生能做到适时启发、适度启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实践过程中,成功的地方很多,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尚存在很多的问题。刚开始一段时间,学生很感兴趣,能自觉按老师的设计的五步曲来完成任务,但一段时间之后,部分同学开始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课堂练习难度稍大一点,部分同学就有点力不从心,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下降;课堂教学中分析难点的时间不足等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地找他们谈心,鼓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定时的选取优秀学习小组及优秀组长,选出后在班内张贴奖状鼓励他们。并使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比拼的氛围,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将会继续探索下去,以完善这一教学方案,并扎扎实实的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