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初探

杨子莲

杨子莲(青海省西宁市南山路小学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游戏是一种教学法。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论文论述了游戏教学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详细介绍了小学英语课堂中常见的几种游戏。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兴趣;形式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88-01

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共同发挥。

一、课堂教学游戏化的特点

课堂游戏教学是指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游戏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运用手中的材料表现自己的能力和愿望,轻松愉快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和游戏形式的有机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游戏必须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学任务与游戏任务基本吻合。教学任务在游戏活动中以隐藏的方式得以实现。如Lookforthings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语速及观察力。Guessgame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听力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将游戏引入教学,目的是以游戏引路,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不知不觉地从“乐中学”它是教学内容和游戏形式的有机统一。

2.游戏信号物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关联

图片、音像材料、实物、言语动作等是传递、表达信息的信号物,如投影几幅抽象图形让学生猜What’sthisinEnglish?,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水果类、家具类、家用电器类或动物类的词汇,要有简明有序的游戏规则制约。在教学中进行的游戏活动必须是有序的。教师必须组织得当,游戏完成便能达到目的。否则内容再好也失去了它的功效,因此教学游戏必须受以下规则制约:

1)内容呈现规则。游戏的参与者要遵循指定的状态,是“悄悄地”还是“大声地”,是“隐藏地”还是“公开地”。如“单词接龙”,就必须“悄悄地”往下传,否则就会互相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2)时间限制规则。参与者必须要按指定的时间完成游戏行为,一项游戏活动最宜控制在2~5分钟,否则会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完成。

3)角色表演规则。语言的功能是交际化,学生要通过模仿现实中的人和物来间接体验社会,因此其扮演的角色要尽量靠近人物特征,遵循情境中人物的活动方式进行表演。

4)竞赛规则。教学游戏多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与一般的竞赛活动不同的是,它的最终目的是:“赢家”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甚至是全体学生。另外,小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教师要善于控制局面,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守。

二、注意事项

在教学时把教学内容融于说说笑笑、唱唱跳跳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会话方面由原来的“要我说”变成“我要说”,课堂上由不敢说英语.变成大胆争取机会,表演课文对话。游戏确实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然而,要真正发挥游戏辅助教学的功蘸,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游戏运用得当,时间安排合理。合理安排好游戏的量、时间口形式,力求在最关键的时刻,开展最恰当的游戏。只有使游戏恰到好处,才能使课堂有起有伏,重点难点环环拓住,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

2.组织游戏有条不紊、活而不乱。教师在开展游戏之前要讲清规刚、纪律要求、评分标准等。由于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容易激动的特点,他们有时会忘乎所以。出现混乱情景。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而要积极导:讲清目的,让学生明白:学习第一,比赛第二,对学生进行团结守纪,友爱谦让的思想教育。几堂课下来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游戏规则,课堂游戏自然会严谨有序。

3.让全体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分层次开展游戏。这样,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个个都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当然,教师在结束游戏时要及时总结表扬,用“Verygood!”“OK”等肯定的语言激励学生,这将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4.体现互主体性。体现互主体性是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实施前提。互主体性是指交往双方(或多方)要保证言谈活动的顺利进行,使交往双方能够进入共同的交往领域,在彼此认同的交往结构中使对话成为可能。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互主体性表现为游戏实施的必要前提。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游戏教学的主体,以沟通和协商的途径来达成学习任务的完成。

教师和学生是游戏的参与主体,他们之间是相互协调互动的关系。因而平等性成为主体参与游戏的前提。“导演”的作用在于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游戏,尤其是游戏的目的性要明确,要有针对性,同时更要为演员们做出正确的示范。这就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不仅要在动作乃至表情上进行示范.更主要的是要做语言上的示范。学生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游戏中的演员,要有动作上的、表情上的表演和语言上的表述。学生表演的过程,就是获得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的过程,从而得到智力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一样,同样承担着表演的任务。教师在游戏的操作过程中,应该担负发音的表率责任,在确保大部分学习者发音准确的前提下再放手展开游戏并且在游戏过程中适时地指正错误的发音。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集体游戏,参与率高,学生能得到充分的练习,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巩固。这样,课外作业减少了,学生负担减轻了,而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

5.评价的公正性。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游戏内容、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并做一两次示范,待学生清楚后再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犯规行为,及时予以警告或惩罚。对按规则做事、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小组或个人予以奖励,避免由于不公平的竞争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总之,英语游戏活动给当今的英语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针对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游戏活动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林锋.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1(03).

[2]颜丽萍.小学英语课堂游戏要做到“五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