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游戏教学在农村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浅析游戏教学在农村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邓颖

关键词:游戏教学;学前教育;游戏作用

目前,我国对幼儿教育过分侧重于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可以让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开发,对幼儿的综合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游戏教学能够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来源于生活,他们对生活的兴趣是吸引他们思考和探索的源泉。所以,兴趣是进一步激发幼儿有效学习的关键。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仔细观察并结合儿童的个性发展特点和心理知识,从心理层面更积极主动地研究儿童的兴趣。并将这些事物有效的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以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其次,通过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能力,培养出更有吸引力的孩子去探索、感兴趣的游戏。当然,我们要想充分把握孩子的兴趣和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为了有效地将游戏教学法运用到幼儿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累经验,才能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教学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与语言的发展

可以说游戏是幼儿对自己的现实生活的反应。应该说,不管哪一个阶段的儿童,在自己的行为意识中都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储备。而这些知识经验的储备在很大的情况下就可以在游戏中被激发出来。这样,游戏就把儿童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加深处理。比如说,有很多的游戏需要使用一些玩具盒材料,那么在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就可以对这些玩具盒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加以了解,还可以对事物相互之间的用途以及其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学习,这样,儿童就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比较初步的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游戏教学能够锻炼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相比较与传统的授课方式,老师为幼儿创设教学情境这种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能够让幼儿们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之中,为了使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对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吸收,还能在游戏之中扩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进行游戏的目的。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幼儿的安全问题进行密切的关注,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游戏方式,与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相结合,以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

四、游戏教学能够引导幼儿心理健康

如今,学龄前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通常缺少玩伴,和玩具聊天。他们的心理特征倾向于孤立和孤立。同时,独生子女是他们父母的掌上明珠。有时爷爷、奶奶、家公和外婆竞争照顾一个小孩。孩子们享受着“小皇帝”的待遇和说同一件事的特权。这种隔代教育往往导致儿童具有自私、野蛮、不合作的个性,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幼儿进入学前教育时,这些不良心理现象将凸显出来。根据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孩子们通过讨论选择他们的玩伴。在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不仅得到足够的锻炼,而且促进同龄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提高。儿童游戏的发展有利于拓展儿童的交际对象,使他们体验到更加复杂和多向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和提高儿童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欲望。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儿童关爱他人的意识,让儿童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学前教育利用游戏的功能进行教学和欣赏。通过对儿童进行各种健康有意义的游戏,儿童可以从游戏中直接或间接地体验到合作、团队、感恩、分享和尊重的精神内涵,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引导他们心中充满健康的阳光。

五、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

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通过整合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不仅能够有效地丰富儿童的生活,还能够开发儿童的感官功能。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准及陶冶幼儿的情操,而且还可以促使幼儿在游戏当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在游戏过程中,应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说,在教学中创设打扫卫生这个情境,儿童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再现情境。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劳动的重要性,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提升幼儿的道德水准。

六、游戏教学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幼儿心理不成熟,非常喜欢玩耍,教师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不断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模式,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通过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比如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礼物或答案隐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之后教师给幼儿提供必要的线索,要求幼儿自己通过线索找到礼物或答案。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可以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精神。可见,采取游戏教学模式,不仅可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还能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特点,包括行为及思维上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计划,促使幼儿逐渐开发思维、提高素质。

总之,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结合了学龄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它的可操作性强,不仅可以让孩子玩得开心,而且可以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必要的知识,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将继续取得进步。游戏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结合实际环境的情况下,获得更强大的教育成就。

参考文献:

[1]王景志.培智教育过程中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分析[J].中华少年,2015.24:214

[2]塔娜.游戏化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祖国》,2016(14):274-274

[3]学前游戏教学的实践作用研究[J].齐琪,常亮.基础教育研究.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