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沈元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3

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沈元富

沈元富孙伯承王志平

(阿坝州金川县人民医院;四川阿坝州6241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2017年7月22日到2018年2月22日期间)老年胆结石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手术治疗),各31例,对比2组老年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7.41%,低于采用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6.45%,低于对照组(41.94%),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P值<0.05,具有临床可比对性。结论:对于老年胆结石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临床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effectofsurgicaltreatmentofelderlygallstones.METHODS:Atotalof62elderlypatientswithgallstonesfromJuly22,2017toFebruary22,2018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ndpidedintoacontrolgroup(drugtreatment)andanobservationgroup(surgicaltreatment)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randomnumbers.),31caseseach,comparedtheclinicalefficacyof2elderlypatientsaftertreatment.Results:Theclinicaleffectiverateofthecontrolgroupwas77.41%,whichwaslowerthantheobservationgroup(96.77%).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probabilityofcomplicationswas6.45%,whichwas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41.94%).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Thequalityoflifeoftheobservation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Pvaluewas<0.05,whichwasclinicallycomparable.Conclusion:Surgicaltreatmentforelderlypatientswithgallstonesisbeneficialtoimproveclinicalefficacyandreducetheprobabilityofcomplications.

[Keywords]:elderly;gallstones;surgicaltreatment;clinical

在胆道感染当中,常见的炎症疾病之一即为胆结石[1],即胆道系统(胆囊、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现象;结石在胆囊内形成后会持续刺激胆囊黏膜,长时间的刺激下会引起胆囊的慢性炎症,且在结石嵌顿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导致胆囊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胆绞痛、上腹痛、畏寒以及消化道症状等现象,但由于老年患者的反应迟钝、生理功能低下,故而机体反应能力差会使得临床表现不明显[2],甚至会出现误诊的现象,严重危害了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临床对于老年患者有用药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本文当中,对本院2017—2018年收治的老年胆结石患者展开试验研究,寻求适宜的治疗方案,见正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共收集62例,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研究),所选时间属于2017.7.22日~~2018.2.22日期间,将这6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这2组,31例为一组。

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69~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37±2.48)岁;病程4~18天,平均病程时间为(10.38±2.63)天;其中临床表现为腹痛有10例,发热9例,黄疸4例,无明显症状有8例。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18、13例;年龄范围上限值:85岁,下限值68岁,年龄平均值(75.49±3.32)岁;最短病程为3天,最长病程为19天,平均病程时间为(10.74±2.96)天;其中患者表现为腹痛的有9例,发热9例,黄疸3例,剩余10例患者无明显症状。

对比2组老年胆结石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由于其对比性不强,则2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老年胆结石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即选择将40mg头孢西丁钠加入500ml的0.9%NaCl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消炎利胆片,一天2次,3片/次,连续治疗一个月。

观察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急症手术18例,择期手术29例,保守治疗手术有15例。主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结石部位、疾病程度采取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且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全麻、硬膜外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方法如下:①空肠胆管间置十二指肠吻合术:于患者据屈氏韧带处切取带血管蒂的游离空肠段,并于横结肠系膜上、结肠中动脉右侧戳孔,将游离空肠段通过该孔提到横结肠系膜的上方,即位于胆总管和十二指肠之间的位置;然后将原位空肠切断的一端行端口吻合,即将切断的胆总管近端或胆总管的侧纵切口和间置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或者行侧端温和,或者选择切开患者的十二指肠降部外侧腹膜,从十二指肠降部处的外下方行横切口,选择吻合间置空肠远端和十二指肠降部。不管选择何种吻合方法,间置空肠远端和十二指肠腔内均需保持外翻1cm左右的距离作为人工十二指肠乳头[3]。吻合后将间置空肠下段和十二指肠降部外侧并拢缝合。②T管引流、胆总管隔开取石手术:手术过程中引流管的放置位置根据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和胆汁外流情况进行判断,在缝合切口前注意仔细检查,确保患者胆囊内无结石残余再进行缝合手术。③胆囊切除手术:沿患者右边肋缘下方2cm左右处的皮肤和腹壁肌肉层,将其切开寻找胆囊;将沾有生理盐水的纱布置于胆囊下方,同时用直拉钩固定住胆囊周围的组织部分,充分暴露胆囊、胆囊三角位置,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小心切除胆囊,在胆囊切除过程中,注意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结扎胆囊管和血管时,一定要用用止血钳将胆囊动脉夹紧,防止出现大出血的现象。

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视,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需禁食24h,期间为保障患者体内营养的需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摄入适量的生理盐水、葡萄糖和维生素。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其中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和无效,当患者胆绞痛、畏寒发热等症状全部消失,且结石全部消失则表示治愈;若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胆结石量下降到原有的一小半则表示有效;无效则表示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消失,甚至有加重的趋势,且体内结石量和结石体积没有明显变化。生活质量评分按照百分制进行评定,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老年胆结石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数,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2组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2组老年胆结石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2.12组对比临床有效率

观察组胆结石老年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对比性,P值<0.05。如表1:

3讨论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变得不规律,伴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关于胆结石疾病也从原先的胆管的胆色素结石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为主的结石,且胆结石多会出现合并胆囊炎的症状。胆结石患者会根据胆囊内或胆囊颈出现结石的大小、方位分不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且随着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而老年患者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因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情况,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减退,机体对疼痛反应能力差,反应迟钝,导致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继而影响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该疾病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现临床面临的急切问题之一即为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法帮助老年胆结石患者减轻疾病痛苦。

老年胆结石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胆绞痛或上腹疼痛、畏寒和发热、消化道症状以及黄疸;大部分胆结石患者因胆绞痛发作而就医,而当患者胆囊积水过多或时间过长则会引发细菌感染形成胆囊积脓或坏疽穿孔,继而使得患者出现畏寒发热的症状;消化道的症状则是根据患者机体的具体情况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单纯性的黄疸不会引起黄疸,但是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由于嵌顿在乏特壶腹部处的结石无法松动或胆总管梗阻无法得到缓解时,在出现上腹绞痛、畏寒发热以及消化道等症状后就会出现黄疸[4],严重的会出现皮肤瘙痒,尿呈现浓茶色。老年胆结石不典型症状则表现为轻微腹痛或上腹部不适,无明显胆囊绞痛现象出现,甚至在合并有严重感染后任无明显肌紧张和反跳痛的现象;而部分患者疼痛则是从左上腹转移至右上腹部,出现阑尾炎的症状,从而导致漏诊或误诊的现象,延迟疾病治疗时间。老年患者多伴有各种慢性疾病,故而在治疗前需对老年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做好身体检查以及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合并有高血压老年患者应在手术治疗前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降压过快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内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会出现低血糖的现象,防止手术过程中的感染和应激现象下血糖升高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根据我院对老年胆结石患者展开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取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较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生活质量均较差,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7.41%,并发症发生率为41.9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77%、6.45%,差异明显,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且对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并推广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老年胆结石患者。

【参考文献】:

[1]黄兴智,陈明,刘彪.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7):24-25.

[2]纪孝国.手术治疗老年人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1):55-56.

[3]邢振波,周建芳,韩培金.老年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374-2375.

[4]陈鹏.老年胆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9):383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