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2~4cm肾下盏结石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2~4cm肾下盏结石的比较

冒宸

冒宸

如皋博爱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如皋226500

【摘要】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MPCNL)与输尿管软镜(RIRS)治疗2~4cm肾下盏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5例肾下盏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PCNL组(54例)与RIRS组(31例),分别给予微创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结果:MPCNL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高于RIRS组(P<0.05);MPCNL组结石清除率为92.59%、RIRS组为83.87%(P>0.05);MPCNL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RIRS组为3.23%(P>0.05)。结论:MPCNL与RIRS对2~4cm肾下盏结石的清除率接近,但后者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优势更明显。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输尿管软镜;2~4cm肾下盏结石

在泌尿系结石中,肾下盏结石约占18%~22%。由于肾下盏特殊的解剖位置,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受到一定限制,清石率较低[1]。因此手术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常用方式。对于直径>2cm的肾结石,PCNL(经皮肾镜碎石术)一直被认为是首选术式,且随着微创技术的应用,MPCNL(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使各种肾结石的碎石成功率均达到了85%以上[2]。近年来,RIRS(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治疗方面优势也逐渐凸显,尤其是≤2cm的肾结石。本文对MPCNL与RIRS对2~4cm肾下盏结石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我院从2016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5例肾下盏结石患者,均经CT、超声、静脉尿路造影等明确诊断。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PCNL组与RIRS组,分别54例、31例。MPCNL组54例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龄29~62岁,平均(44.87±3.62)岁,左侧29例、右侧25例;RIRS组31例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30~64岁,平均(44.35±3.59)岁,左侧17例、右侧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多囊肾、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

1.2手术方法MPCNL组:常规全麻,截石位,在输尿管镜下,将F6输尿管导管于患侧输尿管内插入至肾盂。留置F16双腔气囊导尿管。改俯卧位,经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患侧肾盏,将导丝置入,建立相关工作通道。将导引鞘置入随后置入F12肾镜,行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F5双J管、F16肾造瘘管。

RIRS组:术前留置F6双J管。常规全麻,在输尿管硬镜下留置超滑导丝,退出硬镜,置入输尿管扩张鞘,经鞘置入输尿管软镜。置入200μm光纤碎石,碎石机能量0.6~1.0J/10~20Hz。生理盐水灌注冲洗,用取石篮取出碎石。检查无结石残留后,退镜,留置F6双J管。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MPCNL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高于R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石清除率,MPCNL组为92.59%(50/54),RIRS组为83.87%(26/31);并发症发生率,MPCNL组为11.11%(6/54),其中发热4例、出血2例,RIRS组为3.23%(1/31),为出血,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582,1.620,P>0.05)。

3讨论

资料报道,PCNL对1~2cm的肾下盏结石清除率达到了92%,对>2cm者清除率也达到了86%[2]。但术后容易导致胸膜损伤、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并发症大大降低,但仍不容忽视。RIRS由于具有微创、有效、并发症少等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甚至被作为<2cm肾结石首选治疗方案之一。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研究RIRS对>2cm的肾结石的清除效果,结果发现对2~3cm的肾结石RIRS的结石清除率也达到了近85%[3]。

本组资料的目的在于研究MPCNL与RIRS对2~4cm肾下盏结石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两种方法的结石清除率无明显差异,但RIRS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出血量、住院费用更少。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与资料报道不同[4],可能与本组资料中病例较少有关。

总之,对2~4cm肾下盏结石,MPCNL与RIRS结石清楚率无明显差异,但后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更安全,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常全森,李虎,朱永士,等.不同通道建立方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安徽医药,2014,18(2):297-299.

[2]张涛,刘学进,熊建荣.两种微创术式对>2cm肾下盏结石患者结石清除效果、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32(10):793-795.

[3]梁福律,范先明,郭昭建,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2.5cm肾下盏结石疗效对比[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0(7):489-492.

[4]仰光,诸禹平,肖峻.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对比[J].安徽医药,2016,20(3):488-491.